靖难攻略 第880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徐硕将自己所知道情况说出,同时称赞道:“尽管修建的不长,但对于云南与西川而言,却是更方便了。”
  “若是日后技术精进,也可以将这些铁路串联起来,减少地方两年的时间。”
  “若是竣工,云南的银矿和铜矿前往长江水道也就更方便了。”
  “远没有你说的那么夸张,实话实说!”朱高煦打断了徐硕,他不想听这些阿谀奉承的话。
  “是……”徐硕颔首,而后才思考着慢慢说道:
  “这些铁路对云南整体来说影响不大,倒是对四川的影响更大。”
  “其中保宁府经顺庆而入重庆的铁路虽然因为一些工程问题被分为两段,但依旧能起到衔接川北和川东南的作用。”
  “不过臣之奏疏主要转型在云南,而四川虽然也会经营蜀锦,但并不是朝廷之重。”
  地区地位是要根据情况而来,四川发达千余年的基础在于它的区域价值在过去很高。
  但随着大明朝不断向中南半岛开拓,云南渐渐成为了大明朝控制整个中南半岛的高地,而四川和交趾则是成为了实质上的大粮仓。
  在工业变革的时代下,粮仓并不是一个值得高兴的事情,更别提朱高煦往四川迁徙了那么多少民了。
  四川的人口,从洪武二十四年的二百余万,已然增长到了六百七十万。
  这么多人口,仅凭农业想要养活倒也简单,但以后呢?
  况且云南虽然是大明对中南半岛和南亚的战略高地,但也需要四川来打辅助支援,所以四川的工业建设也得加快。
  “这是王回的奏疏,你看看吧……”
  朱高煦将王回奏疏的原本交给了身旁的王焘,由他递给徐硕。
  至于最新本,朱高煦自然不会给徐硕看。
  “臣领命……”
  徐硕从王焘手中接过奏疏,随后便低头翻阅了起来。
  这一看,他这才知道王回这些年到底在干什么。
  渐渐地,他开始停不下来并沉浸其中,而朱高煦却没有打断他。
  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徐硕这才在一个时辰后悠悠转醒。
  他合上了奏疏,嘴里有些发苦,很不是滋味。
  王回的这本奏疏,足以改变整个北方现在所有的经济环境。
  徐硕不知道百年后的事情,但起码这本奏疏中的内容如果都能得到实施,北方将会迎来几十年的经济强盛期。
  “学学他的这本奏疏,好好利用云南行都司和四川的人口,把你的奏疏修改好了再来找我。”
  “预算不要畏畏缩缩,你是为朝廷牟利,而不是为自己牟利。”
  “这些钱花了,只要花得值,那就是你的功绩,是朝廷所得之利,是西南百姓所得之利!”
  朱高煦拂袖示意徐硕可以退下了,徐硕见状颔首,随后将奏疏放在了椅子上,起身作揖缓缓退出殿外。
  瞧着他离去,朱高煦摸了摸自己的八字胡,侧目看向王焘:“你干爹身体如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