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893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只是不解归不解,那终究是另一个位面发生的事情,而今的于谦与另一个位面的于谦却不是同一个人。
  即便是,他也搅不起什么风浪。
  与其担心于谦,倒不如担心担心王回、江淮、陆愈、王骥、徐硕这群人。
  想到这里,朱高煦轻笑摇头,继续提笔编书,养心殿内渐渐没了声响……
  第562章 弥天大谎
  时光荏苒,不过转瞬间,便已是来到了洪熙十五年的冬季。从九月中旬到十月初,朱高煦连发十二道敕令,命令朱能请太上皇回京,然而每次都不能成功。
  要么就是朱棣说他生病,不能走动,要么就是说朱祁钺患了豆症,不能吹风。
  总之为了继续在哈密待着,爷孙俩人可谓是用尽各种借口与手段。
  随着时间进入十月,伴随着西北气温骤降,即便朱高煦想让朱棣返回,朱棣也不可能回来了。
  如朱瞻壑预期的一样,除非自家父亲亲自动身,不然根本劝不回这两位祖宗。
  无奈之下,朱高煦只能派出在京御医前往哈密,祈祷朱棣在哈密不要出什么事情。
  尽管朱高煦不太相信谚语,但圣人难过七十三与八十四的这句话还是让他有些担心。
  毕竟历史上的老头子只活了六十五,而今已然七十三,甚至再过不久就七十四了。
  他的超常发挥,甚至超常过了老朱朱元璋,朱高煦不担心反倒显得奇怪。
  当然,家事是家事,国事是国事,这点朱高煦还是得分清楚。
  一场寒冬,不管是在后世还是在这个时代,都将夺去许多人的生命。
  冬月初四,镇康侯王魁去世,享年六十岁。
  对于王魁的去世,朱高煦先是给王瑄手书,希望他不要太悲伤,要好好保重身体,这次平缅结束入京与自己叙叙旧。
  写完手书之后,朱高煦才对王魁的后事开始了安排。
  追封王魁为平南公,谥武惠,其子王炤承袭其侯爵。
  尽管安排如此,但实际上王魁军事能力一般,而他的儿子王炤虽然跟随王瑄在西南征战十数年,但官职不过是一个卫指挥使,可见并没有什么出色的才能。
  王瑄的几个儿子,也并没有什么出色的才能,这让朱高煦不免担心日后的西南。
  好在沐春的两个儿子还算争气,加上傅让的几個儿子和侄子还算不错,依靠明军先进的武器对中南半岛的土人压制还是不成问题的。
  如今勋贵子弟中,朱高煦暂时没有从三代中看到能统兵超过十万的帅才,这让他有些担心。
  王瑄、傅让、陈懋、蒋贵、孟瑛等人虽然都很不错,但他们毕竟上了年纪,最年轻的也五十岁了。
  如果勋贵子弟没有能成帅才的,那朱高煦也只能从其它地方提拔有才干的人来成为新的勋贵了。
  这其中,正统年间冒头的毛忠、曹义、刘永诚、方瑛、董兴、梁珤、孙镗、石亨等人都早早被朱高煦所关注。
  这里面年纪最大的也不过四十出头,最小的方瑛甚至还在南京的军校学习,只有十七岁,但各科成绩几乎都是甲等。
  这群人中没有什么帅才,但能将兵万人的却不少了。
  现在的大明朝,将兵数万的人还有几个,还能再撑十几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