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92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洪熙十九年四月初五,朱高煦在紫禁城册封藩王就藩。
  除了最小的四個儿子,和已经就藩的三个儿子,五个儿子分别被朱高煦册封到了北洲东海岸。
  由北向南,分别是老五梁王,就藩建康府(波士顿)。
  老六淮王,就藩寿春府(纽约)。
  老七荆王,就藩江陵府(奥兰多)。
  老八卫王,就藩大梁府(新奥尔良)。
  老九德王,就藩德州府(休斯顿)。
  五个藩王并没有藩地,所能控制的只有自己的护卫,以及自己的王府内务。
  五个府由北洲宣慰司管辖,官吏和兵马司由朝廷委派。
  五个府的百姓,则是护卫的亲眷,以及从受灾两京三省三十八县中迁徙。
  五王分别只有一个护卫,而每个府的兵马司初设兵马一千人。
  旨意传达后,由国库拨五十万贯修建五座府城,另负责百姓迁徙和后续的粮食运输,以及藩王每年俸禄也由国库负责。
  王府护卫起先只有一千人,随着府城不断自给自足而慢慢增加。
  面对被册封海外,几个儿子里除了老七朱瞻坪比较高兴,其余都比较难受。
  现在的他们兴许会觉得难受,但日后他们便会知道就藩海外的好处。
  此次就藩为期三年,需要耗时三年才能完成,由此也可以看得出大规模册封海外藩王有多么费时费力。
  光是府城建设便要耗费五十万贯,算上迁徙、后续粮食等各种费用,差不多需要耗费三百万贯。
  这样的耗费,也就是如今的大明可以承担,换做历史上的大明,突然拿出三百万贯来就藩,恐怕能一下子把国库掏空。
  不过藩王就藩,也确实有利于大明在海外的疆域稳定。
  北洲的寒潮十分恐怖,要不是蒸汽机船已经开始运用,加上北洲宣慰司已经有不少煤炭,而东海岸内陆也有许多煤矿,朱高煦也不一定会选择现在册封五个儿子去就藩。
  随着他的旨意下达,大明朝和五个亲王都开始了各自的忙碌。
  洪熙十九年就这样在忙碌和太平中渡过,而齐鲁铁路也于同年竣工。
  七月,安西铁路修抵焉耆府,择三万户于焉耆安家,合计十七万六千口。
  九月,定辽铁路竣工,自此从海州前往旅顺到定辽只需要十六个时辰。
  十月初四,成国公朱能乞请致仕,朱高煦批准,赏铜山三座,赐币三千。
  十月二十四日,乌斯藏都指挥使李英病卒喇萨,追封定番伯,其子李埁世袭罔替,入翰林院任编撰。二十五日,朱高煦调伊犁卫指挥使石亨任乌斯藏都指挥使。
  冬月初五,朝鲜、日本及暹罗等三十七国入京朝贡,不过朱高煦并没有露面。
  时间在快速流逝,搞了十几年大动静的朱高煦,终于在年老后开始放缓速度。
  此刻他要做的,已经不再是开疆拓土,而是巩固疆土,为儿孙积攒三十几年后的西征钱粮。
  正因如此,在洪熙二十年正旦节的这一日,朱高煦虽然没有参与到大朝会中,但却召户部、吏部、工部前往了乾清宫奏报国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