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96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亥时八刻,杨舫、张淮橞等人以朱仲检的名义发布电报,宣布叛乱平息,祝敬等人以造反的罪名凌迟处死……
  尽管李政暂时落了下风,但这样的结果却是以户部丢失大半税源的结果。
  宗室们占据不少府县,借此得到了一个个稳定的税源,地方的部分都司也是如此。
  失去了大半的税源,加上宗室和保皇派都司不断扩充军备,以此想要获得更大的话语权,权贵们在罢免李政海军都督后,则是扶持郑令尧开始扩军。
  朱仲检被限制在了紫禁城内,杨舫和张淮橞手中二卫兵马也仅存五千余人,只能保护他的安全,护送他前往其他地方的想法则是成了一种奢望。
  大明朝廷的权威经过这次事件而衰落,由于事情发生在壬寅日,所以也称“壬寅宫变”。
  壬寅宫变发生后,大明朝廷还能掌控一百二十万军队,宗室们则是不断招兵买马,地方之前响应勤王的七個都司也同样招兵买马。
  尽管从地盘、财政和军事上依旧是朝廷占优,但权贵们并不愿意打仗,所以热战并没有爆发。
  时间很快从跌宕起伏的隆武二年迈入永历元年,也是从这一年开始,大明再无心将注意力放到境外,而是都放在了境内。
  元年二月,李政任兵部兵马司侍郎职。
  三月,蒋裘任海军都督,同月法国爆发革命。
  四月,世界各国跟上大明脚步,开展军备竞赛。
  这一年,由于丧失大半税源,大明军费占比财政收入从原本的17%上涨到34%……
  随着军备竞赛展开,大明的军费进一步上涨到了38%,各国见状纷纷上涨军费。
  九月,日本地区被煽动而爆发民族叛乱,海军联合日本都司镇压,死难者十数万,北京方面遭到宗室和地方都司谴责。
  十月,南中及云南、四川爆发叛乱,很快被镇压,镇压结果不对外公布。
  二年四月,李楙拔擢为四川布政司教谕,负责全省教育工作。
  七月,胡粟被拔擢为安西副指挥同知。
  十月,东洲南国余孽作乱,诸藩王不动兵,东洲都司仅三万六千兵力,镇压叛乱吃力,朝廷调海军大明洋三卫前往镇压叛乱。
  十一月,北国宣布独立大明属国体系外,并举兵十二万向北洲三司发起进攻。
  由于藩王侵占大量州府,所以此时的北洲都司仅二万四千兵力。
  尽管武器先进,有海陆空军配合,但因为数量较少,仅击退北国军队后,便无力深入灭国。
  腊月,朝廷增派东海、北海、南海等九卫兵马前往北洲覆灭北国。
  三年四月初五,宁王朱庶濠起兵,以“天子受权臣郑令尧、蒋裘挟制”为由,率六万勤王军发起勤王。安王响应勤王,率四万勤王军在山南地区攻城掠地。
  初六,朝廷谴责宁王、安王此举为叛乱,并让朱仲检发布谴责电报。
  谴责同时,朝廷调派南军都督李敏中为平叛将军,调派湖广、河南、南直隶、四川等兵马镇压宁王叛乱。
  新任西军都督张保率波斯、河中、山南等地兵马围剿安王。
  接到调令后,四川未动兵马,只有湖广、河南及南直隶兵马被调动前往镇压。
  南阳府及四周诸府百姓出逃,宁王占据襄阳、归德等府,朝廷官兵将其包围。
  许多中原的资本商人,趁着战乱将物价上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