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96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由于南洋和南洲的藩王基本都在过去被镇压,李樾一时间也找不到合适的藩王拥立,而瀛洲的又是朱标一脉,拥立和叛臣无二异。
  思想前后,李樾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应该怎么做。
  十月三十日,朱伯沐在李楙等人劝进下即位称帝,同时通电世界各国,对过往帝制的弊端做了检讨。
  帝制管理粗糙,不适应日益复杂而蓬勃的经济发展。
  帝制不是要被消灭,只是不被选择。
  随后,朱伯沐开始承诺,自他以后开启虚君制,改明年为“大明三百九十六年”,以此而后,不设年号。
  虚君制下,皇帝拥有提议权和建议权,但没有决议权。
  “政由殿阁,祭则寡人”便是虚君制的主题。
  这个主题,基本将皇帝摘除出“专制”的头衔,百姓日后即便反专制,也反不到朱伯沐头上了。
  殿阁主事者称首辅,其次为次辅,再往下为七位阁臣。
  至于曾经的六部,也将专精职责,进而改为十二部,以此适应更复杂的局势。
  朝廷除了每年拨款二百万两大明通宝给天家,天家其余的事情都不需要由朝廷出资。
  此外,曾经属于天家的许多产业,则是以股份制来交给朝廷管理,天家只领分红而不参与管理。
  在虚君制下,大明皇帝彻底成为了一个吉祥物,这令许许多多的保皇派感到恐慌,也加剧了东西矛盾。
  不过在东西矛盾爆发前,为了拥有正统的口号,李樾于永历十五年冬月二十四日于爪洼城称帝,国号“大燕”。
  同日,李樾下令郑令尧修撰《明史》、《明代通史》等将大明朝盖棺论定的官方史书,并追谥自己的父亲李政为“燕太祖高皇帝”。
  其实按照始受封的说法,李樾应该追封李成梁为燕太祖。
  但李樾自己也知道自家干的事情不光彩,所以选择李政来做始受封和始受命之人。
  李樾的做法,无疑将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
  大明三百九十七年二月初七,首辅李楙通电世界……南下平叛!
  第601章 后记共和大明
  “砰!”大明三百九十七二月,随着李樾称帝,大明大军南下的消息传出,。
  权贵们并不想要战争,支持并跟随李樾南下也不是为了他一家一户的称帝想法,而是为了割据海外土地后,用海外的土地来与李楙和谈,以求得现有的地位不被动摇。
  现在李樾犯蠢自己建国,还要搞什么《明史》和《明代通史》。
  如果再不举旗,那他们就真得和李樾陪葬了。
  二月初九,小西洋、西海、南大西洋、北大西洋、红海、阿拉伯海、南海、南洋等十八支舰队通电反正。
  十一日,瀛洲广泽郡王朱师烬通电世界,向南洲发起进攻,响应勤王。
  所谓“大燕”,在李樾连南洋叛乱都还未彻底平定的情况下,便再度陷入了南北包夹的处境。
  三月,明军主力沿着中南半岛南下满剌加半岛。
  随着丢失海军力量,李樾手中只剩下了两千多李氏子弟兵督军的七万多锐士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