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两人一舟顺着汴河一直到了城外,迦叶划得累了,放下船篙任由小船随波逐流,而后入了船舱拿出先前准备的吃食开始填肚子。
  乌昙只带了一壶酒坐在船头,迦叶这才注意到他也是好酒的,而且千杯不醉。
  他饮酒时的动作别有韵味,不似多情公子风流潇洒,不似肝胆男儿豪气干云,但一举一饮动作流畅自如,多了些沉稳自持,让人赏心悦目。
  这使人感觉也许别人饮酒是为消愁解忧,而他饮酒却是在品酒本身。
  迦叶这样看了他多时,填饱肚子后便也挤到船头坐在他身边。
  这时夜幕低垂,唯有江心月白,月涌江流,小舟寄于江河,使人心生寄蜉蝣于天地的感慨。
  迦叶想起不久前的事,开口嗟叹道:“‘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阿昙,有时我很羡慕你们这样的人呢。”
  乌昙放下酒,静静听他道来。
  “鸠摩大师虽然坐化之际被心魔所困,可他到底是为了自己的‘道’奔波了一生。阿昙便不用说了,你以剑护世,世人有目共睹。”
  “更不必说那些已经证道成神的前辈,哪一个不是坚持心中的道到最后的。”
  就连那个看起来很是倨傲的杳冥君,不也成功证道了么?
  “下山前师父曾为我指明一条道,可我行走世间这么多年,仍对此模模糊糊。”
  “有时我会想…我的‘道’到底在何处呢?”
  “不必心急。”乌昙看着他认真道,“悟道并非一朝一夕之事,你还很年轻,还有很多的时间去体味与领会你师父话中真意。”
  “唔……”迦叶与他对视片刻,忽然就觉得这事儿没那么烦恼了,“你说得对。”
  他说着顺势往后一仰,躺在船上看向天上明月:“毕竟师父也说过,所谓‘道’者,在天地,在人心嘛。”
  他笑起来:“说不定某一天,某一刻,我吃了一顿饭,睡了一个觉,然后就突然悟了!”
  两人在城中游玩几日,便又到了分别之时。
  迦叶上次还不觉,此番却发现相聚时光如此短暂,但他也无法,如今他见得多了,愈发体会到“玉蟾子”对于世人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所谓“护世”之道,绝非轻易之事。
  但有些事终归是不同了。
  ***
  迦叶发觉最近自己有些不受控制。
  怎么说呢,回想起来自己也没中什么奇怪的法术,但他常常会不可抑制地想起乌昙。
  撑伞走在静谧的雨夜里时,他会想起乌昙清冷的眉眼;
  独自吃茶时,他会想起乌昙安静喝酒的模样;
  看到一朵开得正盛的花时,他总想将之摘下,送到乌昙面前,或许能看到斯人的笑脸;
  看到夕阳下火烧的晚霞时,他又想知道此时此刻乌昙在做什么,是练剑还是读书?抑或是奔波在九州的某一处?
  迦叶开始写信。
  一封封信从各城各地寄出,叠成小纸鹤的样子,奋力飞向长留山。
  信中什么都有,有时是甚么无名山水的游记,有时是边地小城的奇妙见闻,有时只是看着无聊的几句牢骚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