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别看嬴政给小嬴驷的家书中,只有短短的一段字,与嬴政给嬴渠梁的那份家书,在长度上完全不能比。
  可就是这么短短的一段字,让嬴政几乎费尽了心神。嬴政写第二封家书所用的时间,完全不比他写第一封家书所用的时间少。
  第三封给嬴稷的家书就随便敷衍一下好了,嬴政冷漠地想,他的曾大父是怎么对他的,他也怎么对他曾大父,这很公平。
  别看嬴稷与嬴政之间隔着两任秦王,可实际上,嬴稷的时代与嬴政的时代之间,也就差了三年。
  秦孝文王嬴柱继位仅三天,便去世了。秦庄襄王嬴子楚比他爹在位的时间长一些,他在秦王之位上呆了三年。
  嬴政继位时,秦国朝中的许多大臣,都随着秦王的不断变更而成了四朝元老。
  这些四朝元老在与嬴政分析当今天下的格局时,也会顺带着跟嬴政提起一些秦昭襄王时期的事迹。
  嬴政虽然没有见过嬴稷,但少年时代的他一度对这位叱咤风云的曾祖父颇为憧憬。
  可惜现在,他对嬴稷的那些滤镜碎了一地。
  在给嬴稷的书信中,嬴政压根儿没有提他跟嬴稷之间的具体关系——反正嬴稷也没有问他,不是吗?
  嬴政只恭敬而疏离地称呼嬴稷为“老祖宗”,然后硬气地回复嬴稷说,请老祖宗不必操心,秦国在他的手中,定会比在老祖宗手中更加强大。
  骑兵在战国时代并非主力兵种,但在嬴政的位面中,嬴政已经拿下了韩国和赵国,并将赵国骁勇善战的一万骑兵收缴。
  因此,嬴政带来的这二十万大军中,骑兵所占比重,比此时七国中任何一国骑兵数量都多。
  嬴政派出了一小队骑兵,派他们将他写给嬴渠梁等人的书信送去咸阳。
  底下的传令兵在听到嬴政这番话语之后,忍不住纠正道:“王上,现在秦国的都城还是栎阳,还没有迁都咸阳呢!”
  上回,他们去给秦国朝廷送信的时候,因为跑错了方向,不知多走了多少冤枉路。
  嬴政闻言,愣了愣。
  他那么大一个咸阳城,现在还没有建设起来?
  嬴政知道秦国是在秦孝公时期迁都到了咸阳,可他来的时候并未仔细比对时间方面的信息,因此,他想当然地认为秦国已经迁都了。
  现在想来,幸好他没有直接带着这二十万大军去秦国寻亲,否则,他这二十万大军怕不是要集体走错路!
  “既如此,你便尽快将这些书信送去栎阳吧。”
  嬴政在传信兵面前虽然改了口,他给嬴驷的书信中却还有“咸阳”二字。
  年幼的嬴驷在收到心心念念的后辈给他寄来的家书后,歪着脑袋,十分不解地扯了扯嬴渠梁的衣袖:“阿父,咸阳是哪里啊?为何政儿说,要来咸阳找我?”
  “咸阳……”嬴渠梁想起了嬴稷和白起对他说过的那些话,想起了嬴政手底下的士兵费尽千辛万苦找到他之后说的话。
  最终,他发出了一声喟叹:“咸阳,是我秦国未来的都城。”
  以栎阳的地理位置和条件,已经承载不下他兼并天下的梦想了。
  在变法的同时,是时候将迁都咸阳之事提上议程了!
  嬴驷似懂非懂地看着嬴渠梁,却听嬴渠梁对他道:“这次,政儿还是得来栎阳找驷儿。不过,日后,政儿就要到咸阳找驷儿了。”
  嬴驷恍然大悟:“政儿好厉害!”他看了嬴稷一眼:“跟稷儿一样厉害!”
  现在他已经知道嬴稷是他的晚辈了,他甚至可以支使嬴稷做一些事。在这种情况下,他自然不会再惧怕嬴稷。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