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一天把之前大夫的治疗步骤说了——摘除脾,有一定的治愈率,或者换骨髓。
  王大夫不置可否。
  ※※※※※※※
  于乔小学毕业时,陈一天正在搬砖吃土。
  “挑战杯”中,他把榫铆与胶粘、钻铆相提并论,传统的木结构连接方式成功应用到了汽车制造领域。
  这个概念可谓“从旧帐中翻出了新意”,但打眼看去,实用性堪忧。
  可陈一天不打无准备之仗,他高中闷在屋子里研究的,正是这个。
  所以东工大的“挑战杯”冠军非他们组莫属。
  接下来的省赛,他们也胜出了。
  全国决赛在重庆举办,一方面如研究生学长所言,他们的项目负责人的确有人脉;另一方面,组内成员各有分工,林小诗的课题阐述有如沙丘后的一缕清泉,果然获得了老专家们的满堂彩;还有一点,2000年的汽车行业真是如日中天,课题与热门产业结合,关注度居高不下;最后一点,陈一天先用概念抓住了评审组,再用大量的实验数据和应用实例给他们吃了颗定心丸。
  “天时、地利、人和我们都占了,不拿奖对得起谁呢?”这是庆功宴上,教授眯着眼,腆着肚说的话。
  陈一天拿到的奖金,足够支付于乔好一阵子的中药费,等这笔奖金快花完的时候,有一家公司找到了陈一天。
  说起来,海鹰机械是家小公司,老板与教授素有往来,听说“挑战杯”的组里有个陈一天,就问教授能不能让他来公司兼职。
  陈一天欣然应允。
  先是接了几个边角小活,跟着公司里的设计师傅干,画些细节图。
  几个小活交上去,设计师傅用着简直太顺手,跟海鹰机械的老板提起这个大学生,也毫不掩饰溢美之辞。
  在设计师傅和老板的要求下,陈一天课余就去了海鹰机械兼职打工。
  于乔小学毕业那一年,陈一天的大二也结束了。
  那段时间,他经常在海鹰机械加班加点,没给自己留有休闲时间。
  但是他答应于乔,要去看他们的毕业汇演,顺便接奶奶和于乔回家。
  学校借用了皇姑区文化宫的小礼堂,整个六年级八个班的师生和校领导参加了文艺汇演。
  陈一天进入礼堂时,不知道演出开始多久了。
  观众席光线很暗,舞台上打着追光,是一个女孩的小提琴独奏。
  适应了光线,顺着看下来,第一排中间坐着几个人,模样像领导。
  再往后,是穿便装的学生和学生家长,黑压压一片,根本不可能找到奶奶。
  他直接退出来,沿着入口一侧的通道往后台走。
  于乔告诉过他,她有两个节目,最后一个节目是大合唱,在所有演出结束之前,她肯定要在后台候场。
  他路过卫生间,上了两级台阶,推开两个虚掩着的门,就进入了后台。
  从这个角度看,幕布垂落得很没规律,红色丝绒材质,沾了陈年旧灰,超长的部分胡乱堆在地上,一副被千人踩万人踏的死样子。
  后台各种舞美设施胡乱摆放,像是刚有人摆上去,又像很多年无人清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