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255614
  123
  安然
  平易
  zhao
  清流
  蒲苇韧如丝灬
  方谷雨
  ciel
  睡不着觉瞎折腾
  veralulu
  第44章 摇摇摆摆摇向前-44
  陈一天逃课去了海鹰机械。
  海鹰机械成立几年,在沈阳和周边有了点名气。汽车行业圈子就那么大, 外协厂能存活下来的, 必须兼具两个特点:一个是人脉关系:李健林和一汽关系匪浅, 他和陈哲、和卢教授又是怎样的机缘结识, 怎样的合作模式,外人也猜不透, 反正李总这人, 行事不显山不露山, 技术上的事,他也放任陈哲去折腾,但公司业务却源源不断。
  另一个特点, 是技术过硬。能放出活来给外协厂的,大多数是国企,国企内部决策程序繁杂, 往往一个项目, 内部招标、各种利益博弈后,确定某一家供应商, 留给供应商的设计和制造时间就很短了。
  很多设计工作是在签订合同之前完成的, 等合同敲了章, 设计也基本定了型, 接下来就是抢工期, 赶着制造。
  海鹰机械的技术优势很明显,麻雀虽小,可设计制造一体化, 省去很多中间环节,设计——物料配备——制造——设计完善——调试,一套程序无缝衔接,一个项目,别的厂要三个月交活,海鹰机械能用一个半月抢出来,而且质量有保证,客户后续使用时,遇到什么问题,海鹰机械还能及时给出解决方案。
  某种意义上讲,陈一天这份工作,先不说钱赚得多少,技术算是实打实地学到了。
  海鹰机械里,正式员工的流动性也很大,在这干满两年的很少,因为收入不高,学到了技术就跳槽,通常收入会翻倍。
  陈一天一个临时工,本来就没有保底工资,他拿的只是“计件”的钱。
  小活几百,大活几千,也就这个水平。
  这笔收入在职场不值一提,但相对没有收入的大学同学,陈一天还是很满意的。
  陈一天生活越过越节俭,赚来的钱悉数存进卡里,以备不急之需。
  上次给于乔买羽绒服的钱,不是海鹰机械的工资,而是“挑战杯”的奖金。
  在散漫的大学生活之外,陈一天找到了人生的兴奋点,那就是赚钱。
  于乔的病也是陈一天的心病,起初,他只想着怎么赚上一笔钱,给于乔做手术,摘除脾也好,换骨髓也好,反正他不能让她流光了血,在他怀里凉下去。
  现在,他不断地存钱,不断地赚钱,“给于乔治病”的目的倒弱化了,赚钱成了一种习惯,渗入他的生活里。
  他喜欢用电脑作图,喜欢精准地计算容差、力距,喜欢自己的设计图纸变成实物。
  ※※※※※※※
  今天陈哲也来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