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只羡鸳鸯不羡仙(大结局)(10 / 19)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样的时候,被很多人看作可以鲤鱼跃龙门的大好时机,于是烨阳城的暗涌已经有了浪花在翻腾。
  楚风荷自然也是浪花中的一朵,或者可以说她是这巨浪的弄潮儿。
  刚到逍遥王府,楚风荷就吩咐木头木铁几人前去皇宫协助齐臻,之后让柳千云前去大营调动已经扩编的苍狼军,苍龙堡的军队解散,一半编入了陷阵军,另一半则是编入了苍狼军,所以现在的的苍狼军经过三年的发展,已经有了十五万人。
  “千云,你去滨海把陷阵军调到宛城,随时待命,另外让你所有的航运全部停掉,集中今日一日将所有的粮草准备充足,之后江上海上,所有的航运业务全部停开。”
  “楚风荷,你也太狠了些,这样对皇帝的兵不公平啊1连城公主撇撇嘴,这么阴损的招儿都能想得出来,花三年的时间控制所有航运,利用水道优势把陆运挤掉了九成,如今很多陆路运输都已经荒废。
  这江南是富庶之地,没有了南边的粮草,这仗根本就没法儿打!这样下来,逼宫也实在是太过容易了一些。
  “你懂什么?”柳千云瞪了连城公主一眼,“你见过打仗还给人留余地的么?风荷,要是那些商户闹起来怎么办?”
  “按规定赔款,不愿意接受赔款的等着战争结束之后再发货,不能等的自认倒霉!当初协议上签的清清楚楚,如遇不可抗力,后果自负。”
  柳千云哈哈一笑,原来所谓的‘不可抗力’是这么解释的,之后他挑衅似的给了连城公主一个眼尾,转身去了,气的连城公主在地上直跺脚,最后还是紧紧的跟着去了。
  正在众人紧锣密鼓的准备的时候,第二日一大早齐臻便让人击鼓惊朝,整个京城里所有的有品级的大臣听到已经沉寂了一百多年的登闻鼓被敲响,无论此刻在做什么都得赶往朝堂,这是始祖爷定下的规矩。
  所以,第二日一大早京城里分外的嘈杂,大臣们根本来不及交代什么,就急急忙忙的赶往朝堂,不少人心内暗忖是不是皇帝驾崩,可是皇上驾崩也从来没有敲登闻鼓的先例,所有的人此时都不明就里。
  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早朝上春文宣布了加盖了玉玺的皇帝诏13-看-网上说皇帝自知身体难以将续,将皇位禅让给了皇八子逍遥王齐臻,诏书里特地说明了七日后举行登基大典,并允许已经开府的亲王可以将自己的母妃接过去奉养。
  齐臻一身龙袍出现在大殿上,打了所有的文武大臣一个措手不及,当他坐下的时候,所有人都在怔愣中,没有一个人呼喊万岁。毕竟齐绝的皇子有十几个,已经成年的除了齐臻之外还有七个,这七个人里面,恐怕没有一个人服气吧。
  第一个跪下来呼喊万岁的是天机阁的副阁主李逸,他自然不能让天机阁的姑爷冷场,虽然姑爷根本不害怕冷常
  第二个便是三皇子齐玢,虽然他是姚淑妃所生,但是一直都没有封亲王,只是给了一个郡王的封号。
  其他人见状,再看看大殿周围屏息凝神黑压压的站着一群侍卫,还有那一张如假包换的明黄色圣旨,不管是心甘情愿,还是不得已而为之,所有人都跪下来磕头,山呼万岁。
  对大多数人而言,皇位的相传是皇室的事情,皇上的位置有谁来做他们不关心,因为没有利益相关,只要好好的当好臣子,做好分内的事情也就罢了,新皇姓齐,这天下没有变姓,所以他们也就没有什么接受不了的。
  但是有些人就不干了,匆匆而来的秦晋当然也没有想到今日会有这样的变故,不是说会有三日么?
  魏婉妃的儿子,四皇子齐玠也是其中最为不满的一个,按道理说他的母妃是魏国宗室之女,皇位怎么也轮不到他的头上,可是齐臻明明也是当年楚国皇室的后代,他有哪里比齐臻差了?
  父皇还真是不公平,最后他只得了一个魏王的封号,却连一片封地都没有,简直是太过分了!
  所谓一石激起千层浪,也便是如此了。
  李逸从春文的手里结果一片新帝登基的告天下诏书,大声宣读的一遍,大意是接受禅让,皇帝当如何如何,一长篇念完之后,春文拉长了声线大声的说了一句他最经常说的话:“皇上有旨,有事启奏无事退朝1
  这一日虽然没有让举国同庆,但是这样的登基倒也算是顺利,不论如何,过了这一日,齐臻便是名正言顺的齐国皇帝了。
  所有人都觉得齐国政权的交替顺利的不可思议。
  到了当天下午,所有人都嗅到了不对味,大齐皇朝非常注重烨阳城的治安,京城的禁军,加上燕王手中的巡城卫,人数加起来足足有五六万人,齐臻虽然掌握了御林军,也只有一万多人。
  百姓们正准备吃午饭的时候,城门外响起一阵阵的炮声,秦晋率领禁军打着勤王的旗号攻城,并发表檄文说齐臻谋害皇帝,自立为王,人人得而诛之。
  百姓们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不淡定的四处逃窜,淡定的闭门不出。
  秦晋率兵攻城,燕王齐琼率领巡城卫在城中响应,齐臻命令御林军死守皇城,暗中派了乌黑庄的死士一把火少了禁军所有的粮草。
  楚风荷在当天夜里也把天机阁的所有人都安排在了逍遥王府的暗处,仗打了两天,打的看似很激烈,但是最应该攻克的逍遥王府和皇宫却是如同铁桶一样,没有丝毫被攻破的迹象。
  在两天后秦晋调派粮食的时候,终于知道自己的粮仓被全部毁掉了,之所以刚刚知道,是因为乌黑庄的人做事,想来以黑、狠、准为名,粮仓的所有守卫没有留下一个活口,以至于粮仓毁了连个报信的人都没有,偏生粮草又放在比较偏僻的地方,这下,秦晋慌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