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治大明 第545节(3 / 4)
从小到大,他们最敬重自然是眼前这位雄才大略的父皇。
倒不全是因为父皇所拥有的滔天权势,而是他们的父皇深得臣民的爱戴,这让他们作为儿子亦是深深自豪。
在成长的这么多年里,他们亲眼见证了北京城的变化,而百姓对父皇的拥护更是无以复加。只要是关于父皇的一切,外界都显得十分感兴趣,而父皇每次出行都必将造成万人空巷。
朱祐樘知晓朱厚烽即将前往印度洋游历,亦是特意叮嘱了几句。
夜幕降临,乾清宫内。
朱祐樘跟往常那般,在沐浴过后,便来到东暖阁翻阅来自世界各地的情报。
由于电报的运用,而今他手里的情报不再是各地送来的原件,而是各地将情报汇报上来后,再由情报监进行抄写送过来。
这种方式大大加强情报的传递速度,亦让他这位皇帝更及时地得到各地的最新动态,从而作出最快捷的应对措施。
朱祐樘翻开来自印度洋的情报,不由得眉头微微蹙起,竟然是一封来自洛迪王朝向印度洋总督府的一封求救信。
第五百六十八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
在历史上,印度一直都是各方势力眼里的一块大肥肉。他们民族的战斗力一直不强,偏偏拥有肥沃的土地和大量的人口,而且还拥有位置极佳的海岸线,导致来自陆地和海洋国家的双重窥视。
结果呢?印度自己并不争气,屡屡让外族得手。
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的雅利安人。原居住在中亚的游牧民族迁移到南亚次大陆,征服了当地的土著民族,建立了奴隶制小国,并确立了种姓制度。
公元前6世纪末,波斯第一帝国崛起后,通过开伯尔山口征服了印度河平原一带。
公元前327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沿开伯尔山口进入印度,经过与印度国王波拉斯的四次大会战后取得胜利,并在印度河谷建立了两座亚历山大城。
公元前2世纪初,希腊人、塞人和安息人先后入侵印度,其中从中国败走的大月氏在北印度建立了贵霜帝国。
1206年,阿富汗古尔王朝统治德里的总督库特布丁·艾伊拜克入侵印度后,建立了德里苏丹国,给整个印度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他们比前几次的入侵更加凶狠,此次库特布丁·艾伊拜克给印度带来最黑暗的时期,在这个佛法圣地要求部份印度人信奉伊斯兰教,最终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独立埋下了伏笔。
德里苏丹国的统治阶级都是中亚来的伊斯兰教军事封建贵族,以突厥人和阿富汗人“四十大家族”为核心,占有大量的军事采邑土地“伊克塔”,并依靠中亚外族雇佣军为统治支柱。
他们对印度教封建主及各阶层广大居民采取敌对、歧视、迫害等高压统治政策,强征人头税及强迫改宗伊斯兰教,刺激了印度教各阶层的民族感情和宗教情绪。
经过几个伊斯兰教王朝的更迭,现在统治印度的德里苏丹国已经是一个空架子,下面是各个大小诸侯割据的状态。
德里苏丹国由阿富汗人建立的洛迪王朝第三代苏丹伊卜拉欣·洛迪的统治,但他性情暴虐,杀戮廷臣殆尽,引起国内强烈忿恨,其统治摇摇欲坠。
按着原先的历史进程,仅仅经历三世的洛迪王朝已经来到了末期,即将被帖木儿帝国后裔巴布尔所取代。
取代洛迪王朝的巴布尔是帖木儿帝国后裔,自从被驱逐河中之后,翻山越岭进入阿富汗,夺取喀布尔,在喀布尔建立了一个小王朝。
原本巴布尔的首要目标是要收复河中,但河中的局势变化太快,所以他将目光转到分裂且衰弱中的洛迪王朝。
东暖阁的灯火摇曳,太监和宫女小心翼翼地送来参汤。
朱祐樘的注意力始终在送来的几份情报之上,今巴布尔从喀布前往印度发动战争,这一场事关印度领土归属的战争即将在那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全面打响。
“印象中,巴布尔似乎是提前几年入侵印度!”朱祐樘努力地回想着莫卧儿帝国所创立的时间,隐隐间觉得自己的出现影响了历史进程。
面对印度这一块大肥肉,自己何尝不想啃下来。
大明王朝印度洋总督府入驻印度洋后,自然无可避免地跟德里苏丹国打交道,所以很快了解到德里苏丹国已经失去了民心。 ↑返回顶部↑
倒不全是因为父皇所拥有的滔天权势,而是他们的父皇深得臣民的爱戴,这让他们作为儿子亦是深深自豪。
在成长的这么多年里,他们亲眼见证了北京城的变化,而百姓对父皇的拥护更是无以复加。只要是关于父皇的一切,外界都显得十分感兴趣,而父皇每次出行都必将造成万人空巷。
朱祐樘知晓朱厚烽即将前往印度洋游历,亦是特意叮嘱了几句。
夜幕降临,乾清宫内。
朱祐樘跟往常那般,在沐浴过后,便来到东暖阁翻阅来自世界各地的情报。
由于电报的运用,而今他手里的情报不再是各地送来的原件,而是各地将情报汇报上来后,再由情报监进行抄写送过来。
这种方式大大加强情报的传递速度,亦让他这位皇帝更及时地得到各地的最新动态,从而作出最快捷的应对措施。
朱祐樘翻开来自印度洋的情报,不由得眉头微微蹙起,竟然是一封来自洛迪王朝向印度洋总督府的一封求救信。
第五百六十八章 弘治皇帝的最大追求
在历史上,印度一直都是各方势力眼里的一块大肥肉。他们民族的战斗力一直不强,偏偏拥有肥沃的土地和大量的人口,而且还拥有位置极佳的海岸线,导致来自陆地和海洋国家的双重窥视。
结果呢?印度自己并不争气,屡屡让外族得手。
最早可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的雅利安人。原居住在中亚的游牧民族迁移到南亚次大陆,征服了当地的土著民族,建立了奴隶制小国,并确立了种姓制度。
公元前6世纪末,波斯第一帝国崛起后,通过开伯尔山口征服了印度河平原一带。
公元前327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沿开伯尔山口进入印度,经过与印度国王波拉斯的四次大会战后取得胜利,并在印度河谷建立了两座亚历山大城。
公元前2世纪初,希腊人、塞人和安息人先后入侵印度,其中从中国败走的大月氏在北印度建立了贵霜帝国。
1206年,阿富汗古尔王朝统治德里的总督库特布丁·艾伊拜克入侵印度后,建立了德里苏丹国,给整个印度带来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他们比前几次的入侵更加凶狠,此次库特布丁·艾伊拜克给印度带来最黑暗的时期,在这个佛法圣地要求部份印度人信奉伊斯兰教,最终为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的独立埋下了伏笔。
德里苏丹国的统治阶级都是中亚来的伊斯兰教军事封建贵族,以突厥人和阿富汗人“四十大家族”为核心,占有大量的军事采邑土地“伊克塔”,并依靠中亚外族雇佣军为统治支柱。
他们对印度教封建主及各阶层广大居民采取敌对、歧视、迫害等高压统治政策,强征人头税及强迫改宗伊斯兰教,刺激了印度教各阶层的民族感情和宗教情绪。
经过几个伊斯兰教王朝的更迭,现在统治印度的德里苏丹国已经是一个空架子,下面是各个大小诸侯割据的状态。
德里苏丹国由阿富汗人建立的洛迪王朝第三代苏丹伊卜拉欣·洛迪的统治,但他性情暴虐,杀戮廷臣殆尽,引起国内强烈忿恨,其统治摇摇欲坠。
按着原先的历史进程,仅仅经历三世的洛迪王朝已经来到了末期,即将被帖木儿帝国后裔巴布尔所取代。
取代洛迪王朝的巴布尔是帖木儿帝国后裔,自从被驱逐河中之后,翻山越岭进入阿富汗,夺取喀布尔,在喀布尔建立了一个小王朝。
原本巴布尔的首要目标是要收复河中,但河中的局势变化太快,所以他将目光转到分裂且衰弱中的洛迪王朝。
东暖阁的灯火摇曳,太监和宫女小心翼翼地送来参汤。
朱祐樘的注意力始终在送来的几份情报之上,今巴布尔从喀布前往印度发动战争,这一场事关印度领土归属的战争即将在那片多灾多难的土地上全面打响。
“印象中,巴布尔似乎是提前几年入侵印度!”朱祐樘努力地回想着莫卧儿帝国所创立的时间,隐隐间觉得自己的出现影响了历史进程。
面对印度这一块大肥肉,自己何尝不想啃下来。
大明王朝印度洋总督府入驻印度洋后,自然无可避免地跟德里苏丹国打交道,所以很快了解到德里苏丹国已经失去了民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