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2006 第135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杨星宇觉得没必要,三言两语就打消了她这个念头。
  聊到最后,杨星宇问她爸妈接下来哪天有时间?
  他准备尽快去拜见她爸妈。
  戚美澜回复说:“这个不急,等我回头问一下我爸妈吧!”
  ……
  下午,备完晚上要用的货,暂时没事的杨星宇,去了一趟菜市场,买了一只传统的瓦罐,是那种肚子大、口小,并且有盖的。
  之后,他又买了些小鲍鱼、仔鸡、老鸭、墨鱼、鹌鹑蛋等食材。
  他准备从今天起,试做自己构想中的平民版佛跳墙。
  他暂时没有资金再开一个主打佛跳墙的连锁店。
  但他可以从今天起,不断研究佛跳墙的做法。
  他希望能用尽量普通、便宜的食材,做出特别的滋味。
  原时空他几次创业,得到很多心得。
  其中有一个心得是——如果能把某道菜做得很有特色,就完全可以开一个以此为主打菜的连锁店。
  做好了,不说大富大贵,赚个几百万,上千万,并不是很难。
  他见过很多厨艺不错的厨师创业,结果却大部分都以失败告终。
  原因他帮着分析了一些。
  其中有一个共性,他觉得是那些厨师开店,并没有核心竞争力。
  可能店里的每道菜,水准都不错。
  但却没有一道让大部分顾客都觉得惊艳的菜。
  用一句时髦点的话说,就是——有高原没高峰。
  相比之下,一些主打某一道菜的小店,反而很多都做得挺成功。
  比如:主打锅贴的。
  比如:主打狗肉或者羊肉的。
  等等。
  因为有这样的心得,杨星宇做生意,更喜欢精研某一道主打菜。
  把一道主打菜,精研到同行难以模仿、难以超越的程度,想赚钱就变得简单了。
  有人可能会说:为什么不把每道菜都精研到那个程度?乍一听很有道理。
  如果每道菜都有远超同行业的水平,那生意想差也难。
  可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一个人,能把某一道菜研究到那个程度,已经很不容易,很多厨师一辈子都研究不出那样一道菜来,何况是一二十道那样的菜?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