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2006 第222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家里气氛很和谐,一家三口各行其是。
  “今年过年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
  电视刚打开就是循环播放三遍的脑白金广告,戚美澜随手按了下遥控器,换了个台。
  “有汰渍,没污渍!”
  刚换的电视台在播放汰渍洗衣粉的广告。
  她随手又换了个台。
  她一连换了几个台,不是在播放广告,就是在播放新闻。
  这年头的电视广告泛滥,她虽然早已习惯,但还是不爱看,就无聊地不断换台,忽然,她看见一个不一样的广告。
  挺陌生。
  “好山好水养好鸭,横跨长江两岸的山水市,水网密布……”
  伴随着节奏舒缓的广告词,电视画面上,以俯瞰的形式,闪过山水市的一片片交错相连的水网,一条条清澈的河流,阳光下波光粼粼的水面,清风吹过,河岸两边的稻穗连绵起伏,仿佛能闻见稻花香。
  一只只洁白的鸭子,在水面上嬉戏,不时有一两只鸭子一个猛子扎下水面,也不时有鸭子从水下冒出水面,其中一只鸭子嘴里还叼了一条小鱼,冒出水面后,脖子仰起,嘴巴动了几下,那条小鱼就被鸭子吞下。
  广告词还在继续:“这里是鸭子的天堂,勤劳的山水市人,自古以来,就研究出鸭子的各种吃法。
  其中,最著名的,应该就是我们山水市特有的脆皮烤鸭!
  在脆皮烤鸭的各种做法中,杨记烤鸭综合各家所长,对烤鸭的配方,进行升级优化,对烤鸭制作过程中的各个流程,都采取规范化、标准化,如今,杨记烤鸭已经成为全市规模最大、分店最多的知名品牌,即日起,杨记烤鸭诚邀所有有意创业的朋友,加盟我们!成为我们!让我们携手,一起将我们的脆皮烤鸭,送上千家万户的餐桌!加盟电话:……”
  伴随着这些广告词,电视上的画面也是一变再变。
  重点展示了杨记烤鸭制作过程中的一个个精美画面。
  那是杨星宇按照《舌尖上的中国》拍摄手法,拍摄出来的。
  如果不是那句“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与烤鸭复杂的制作流程不符,他都想把这句话放在杨记烤鸭的广告中。
  电视画面中,烤鸭斩好后,那清晰的鸭肉纹理,淋上汤汁、芝麻红油后的画面更是令人口舌生津。
  因为有一滴汤汁,正好从鸭肉上滴下来。
  戚美澜愣愣地看完整支广告,多次出现的杨记烤鸭四个字,让她怀疑自己出现了幻听。
  ——这不会是杨星宇的烤鸭店做得广告吧?
  她脑中这个念头,萦绕不去。
  这时,旁边端着茶杯走过来的父亲戚文滔,轻笑一声,问:“澜澜,这广告是小杨公司打的吗?”
  “我不自造呀。”
  戚美澜愣愣地摇头回答,答完才发现自己脱口而出的回答,好像没说清楚,于是,她抿了抿嘴,重新说:“我不知道呀。”
  戚文滔挺意外,看了看女儿,“你不知道?你没打电话问一下?”
  戚美澜摇头,“我刚刚才看见这支广告,我之前都不知道有这支广告的存在,我怎么问?”
  戚文滔好笑地摇摇头,“你呀!我建议你还是赶紧打个电话问一下吧!这广告要真是小杨的公司打的,那可不简单了!我跟你说,任何公司能做到在电视台打广告的地步,都是很不容易的,实力也都不能小觑!”没等戚美澜接话,戚文滔忽然又问:“对了,你和小杨交往的时间不短了吧?他的烤鸭公司你去看过了吧?刚刚电视上那些制作烤鸭的画面里,出现的厨房布置,你看了就没觉得眼熟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