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7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因此,刘挽在刘彻和墨家之间一直担任着调和的角色。
  不能给墨家名,先给利也行。
  利不就是钱。有了钱,在一定程度上就能让人有了动力,一来二去,自不必说了,哪怕为了活命的钱,那必须也得拼一把。
  说句不好听的话,墨家钻研各行的人,其实有一定的兴趣爱好在里面的,现在到刘挽手里,他们既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又能挣到钱,试问他们怎么会舍得不做。
  等刘彻看到墨家人的作用,就是刘挽提进一步为墨家人争取的时候。
  有利,惠国惠民,怎么就不能赏呢?
  武器不重要吗?
  相当的重要。
  既然如此,这算不算为国贡献?
  算!
  刘彻清楚其中的关键,也正是因为如此,刘挽才能为墨家争取名。
  本来利已经让墨家心动,再加上名,那可是墨家一直的追求。有了名,就等于在朝廷上占据一定的位置。如此一来,墨家人不就可以一点一点的施展他们的抱负了吗?
  不出刘挽所料,当刘彻的诏书下发之后,墨家人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如果说先前墨家人都觉得刘挽是在给他们画大饼,看得见吃不着,刘挽求来的诏书公告天下,就是用行动向他们证明,饼在那儿不会吃不着的,只要他们用心做出名堂来,饼就是他们的。
  好,刘挽也就开始验收成果了,毕竟,她当时就已经跟墨家的人说过了,不管是用竹简或者锦帛书写,都太麻烦了。大家能不能想想法子改进一下书写的东西呢?
  确实挺让人为难的,主要是这个时代并没有任何纸的原型,刘挽试探的询问,不管怎么样,大家都应该尝试。我们先贤许多的著作为什么没有办法传下来,不就是因为竹简书写不易保存,字迹久了还会消失。
  东西不对,那就想办法做出能够易书写,易携带的替代品来。
  实话,刘挽很想把制纸的法子告诉他们,可是她不敢,她怕死。
  不能直白说出,大致给个方向,有这个具体的方向,让墨家人朝着那么一个方向钻研,也没有什么问题对不对?
  刘挽由着墨家的人用着各种各样的法子想着如何做出可以书写工具。
  每每刘挽看着他们把稻草啊,树皮啊,种种弄出来压平,都看着一旁的竹子发呆,什么时候他们才能想得起用竹子试一试?
  眼看小半年过去了,确实有人弄出那比人的手掌都要厚的所谓纸,刘挽泪目了,有那么一点点纸的样子了。
  那,刘挽看了一连串下来,就提出问题了,我们先人为什么选择用竹简记录文字,而不是用树皮或者其他的东西?
  这个问题墨家的人都能回答,相比于树皮肯定是竹简更方便,竹子又是易生长的植物,可以说,取之不绝,用之不尽。
  好的呢,这个答案相对让刘挽略略满意。与之而来刘挽也提出另一个问题,用树皮试过压制成品,为何不试试竹子?
  对啊,为什么他们几乎很多东西都试过了,就不能试试竹子呢?明明他们都知道,竹子比起别的东西来更好记录。
  于是,不用说了,改方向,立刻改方向。
  又这样摸索了半年,刘挽三不五时的过去给他们一点点灵感,在他们想不通的时候又点拨两句,终于,刘挽看到了心心念念的白纸,白纸。那一刻,刘挽泪目了,造纸术的发明何其伟大,她促进这一发明,又是何其振奋人心。
  第108章 成果
  “公主, 公主。”墨家的人没日没夜的想着能把书写的东西做出来,终于让他们做出来了,当看到这洁白如雪,一尘不染的东西时, 无人不振奋, 无人不激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