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14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眼下人心不安吗?父皇春秋鼎盛,若是连父皇都不能让朝中上下安定,立一个奶娃娃就可以了?哦,我倒是不知道一个奶娃娃的本事比父皇还要厉害。”刘挽继续的吐槽!
  但凡刘挽不是和刘据一母同胞所出,所有人都会怀疑刘挽在阻止刘据成为大汉的太子。
  偏偏站在世人的立场,刘据但凡成为了太子,刘挽定是得利的人,正常都不可能反对。
  正是谁都认为不可能的事,偏刘挽一口一个奶娃娃的理由道来,那嫌弃的小表情,谁都没瞎。
  刘彻倒是愉悦的笑了,“还有呢?”
  “还有,没本事的人当了太子也坐不稳,有本事的人,不当太子也能有所作为,自然不会有人忽略。”刘挽是那么想的,也觉得刘据要是自己没本事,被人推上太子之位未必是福,而就是刘彻不立之为太子,将来有一天,有些事情也会顺理成章。
  “诸位过于心急的一再催促立下太子,知道的会说你们忧国忧民,心怀社稷,不知道的怕是在怀疑,莫不是你们觉得我父皇活不了多少天了,这才想出立太子以安人心的法子。”刘挽听着也烦,一个屁大的奶娃娃当哪门子的太子,当个笑话太子吧。真当刘彻是死人,不断的催,不停的喊,没有想过刘彻的心情吗?
  刘挽是觉得没有人会喜欢被人无视,尤其是作为帝王。
  刚刚得了儿子的刘彻本来心情很好的,结果总有人提醒他应该早立太子,以安人心。
  安哪门子的人心。
  立太子的意义无非是将来确定这样一个人能够顺理的继任为君。
  刘彻也为自己终于后继有人而高兴,可要是有人总跟他无意识的提醒,皇帝啊,你有儿子了,你也得为你将来死后做做打算,早早把太子的人选定下,你放心死,我们也放心。
  不知道的怕是以为刘彻七老八十了,因而一个个都生怕他突然会暴毙,因而急吼吼要立太子。
  明明刘彻才三十岁,而立之年。且他身体很好,哪里有一点儿像是要死的人。
  想必在那一刻,刘彻对儿子的心情变得异常的复杂了!
  第218章 告诫
  别人或许不会注意到这一点, 刘挽何许人也,最是了解不过刘彻的人,只看刘彻对刘据的态度,刘挽就察觉某个皇帝的不高兴。
  换成是她, 她也会不高兴。
  只不过刘挽一直在寻机会把刘彻没有说出口的不满说出来, 同时也要指出, 问题并非出在刘据身上, 万不能让刘彻把账都记在刘据身上。如今算是寻到机会了。
  刘据的出生必须得是一桩喜事,那些个不长脑子只想立功的人压根不考虑刘彻的心情是他们的事儿, 刘挽既觉得刘据现在立为太子相当没有必要, 也是觉得刘彻的心情也必须安抚。
  “陛下, 臣绝无此心。”谁听了刘挽的话心情能好?盼着刘彻死, 他们敢有这个心吗?
  “既无此心,立太子一事暂不必提。”刘挽把刘彻想说但无法说出口的话都说出去了,也该将这件事终结一下。不意外收获刘彻赞许的眼神,刘挽冲刘彻眨了眨眼睛, “父皇, 我继续看书了。”
  刘彻应一声,嘴角的笑意是藏都藏不住。
  一干建议立太子的人,听得真是汗淋如雨,他们之中未必有刘挽说的那份心,可是也正如刘挽说的那样,他们迫切的请立太子, 不知道的人真以为他们盼着刘彻死呢。
  “陛下。”刘挽虽然将话题终结了, 但他们还是担心在刘彻那儿过不去, 唤上一声。
  “卫将军攻下的城池如何安设, 仔细的安排好了。”刘彻直接掀过话题, 就算是表露他的态度。
  怪罪他是不会跟眼前的臣子们怪罪,但立太子一事,此时的刘彻无心,也不希望底下的人不断的旧事重提。
  “臣等一定安排妥当。”但凡只要刘彻不生气,不记着他们犯的错,让他们做什么都不可以。
  刘彻问起他们安排前去的人选,并没有这方面准备的人保证他们一定会尽快回去安排。
  “既然是万事开始,不如多选些脚踏实地的人过去。”刘挽这个时候又冒出了一句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