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183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但刘据有那么不好?
  刘挽并不这样认为。
  作为一个四岁的孩子,平日能够坐得住,能够愿意听从卫子夫的安排听课,这比起一般的孩子简直不要好得太多。
  稳得住,那比所谓的聪明更难得好吗?
  刘挽抚过刘据的头道:“你记住,你还小,世间太多的事你不曾经历过,如同书上的字你识得的不过几个。你不懂是天经地义的。不必在意旁人看你的眼光,你只须慢慢的积累,一点点的学习,将来,你定不会逊于任何人。”
  刘据抬起头望着刘挽,从刘挽的眼中看到温柔,坚定,一点一点的抚平他不安的内心。
  是啊,很正常的一个理由,他一个没有读过书,没有识过字的人,本不认得那许多的字,也不懂太多的事,他现在需要的是学习,并不是要和任何人比较。在他眼前被无数人夸赞的姐姐,她何尝不是一点一点的学,慢慢的长成如今这般令世人无不称赞的模样。
  他不懂,不需要害怕,也不需要自卑,他只须要一步一步走出属于自己的路,以后世间定有他的一席之地。
  “好了,二姐我饿了,我们快回去吧。母后一定在等我们。”刘嘉观刘据的表情,知刘挽的教导刘据听进去,果然,教孩子刘挽有一套。
  天快黑了,该回家了,他们该回去吃饭了。
  不出刘嘉所料,卫子夫都要派人去寻他们了,看到刘挽领着人进来,嗔怪的瞪了她一眼,瞥过刘据后,让人给刘据宽衣,又命人给他们每人端姜汤。
  刘嘉道:“在未央宫,华公公给我们喝过了,好大一碗。”
  “再喝多一碗。”卫子夫警告的瞥过刘嘉一眼,她话现在很多呢。
  说话的卫子夫给刘挽整理身上的衣裳道:“你在外头不许一个劲儿的胡闹,女孩家家的若是不小心着凉,将来苦的是自己。”
  刘挽立刻指向一旁的戈央道:“娘是当戈央是摆设吗?日常我的身体都是她在调养。”
  戈央适时的插上一句嘴道:“长公主身体康健,奴会照看好长公主。”
  刘挽是个相当惜命的人,从来不会拿自己的小命玩。打打雪仗,堆堆雪人,不过是玩闹一番罢了,伤不了身体。
  卫子夫......戈央不是一个话多的人,总让卫子夫不自觉的忘记这一位的存在。对啊,戈央是医者,是卫青当年为她们寻来保护她们的人,自是靠得住的。
  “嗯,我今天跟父皇提了,我给据儿寻几个先生,顺便也挑几个靠得住的人跟在据儿的身边。”刘挽把今天跟刘彻争取得来的事同卫子夫说上一句。
  卫子夫面露喜色,刘挽出手她信得过,且有人护着刘据,她也可以稍稍松一口气。很多事情卫子夫是不方便安排的。
  “护据儿的人,我去寻沈宾,让沈宾出面挑。”刘挽想了想又补上一句,以为保护的人她选来的不如沈宾出面。
  卫子夫面露难色,让沈宾送人过来,不等于是让刘彻选人来吗?如此一来,如此一来......
  “娘,事无不可对人言。我们据儿跟父皇之间没有任何秘密。不过,如果人不听话,连本分都守不住,自然不能留。据儿小,娘看着些。娘不好张口,我来。”刘挽请人来是为保护刘据,并非让人骑在刘据的头上作威作福。因此那样一个人如果连这一点都不明白,断不能留。
  卫子夫有她的顾忌,刘挽不需要。
  “你不能留在长安吗?”卫子夫听着刘挽的安排,自知要是刘挽在长安,许多事他们会容易得多,卫子夫也不想刘挽往朔方去,那是匈奴汇聚之地,纵然匈奴北迁,他们无时无刻不思如何的夺回朔方城。
  纵然刘挽从来不提在朔方城发生的事,她从别人的只字片语中也都听过朔方城的凶险。
  如果可以,卫子夫希望刘挽留下,不要再去朔方。
  “朔方城我得去。”刘挽怎么可能愿意一直留在长安,那肯定不成的。
  纵然现在她上不了战场,那也没有关系,建立一条可以供应大汉出击匈奴的后勤之路,刘挽须得从现在开始让人看到她的本事。
  “母后,二姐去了朔方城也没有什么不好的。我们总不能事事都想着让二姐撑起。我们难道那么没用?帮不上二姐还要拖二姐的后腿?”刘嘉不认同的开口,她并不认为自己无用。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