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212节(3 / 4)
伸手两个字一出来,平阳长公主在那一刻懂了。
“长公主为何送人入宫,无非希望此女得宠,能为长公主分忧。实则比起旁人,难道不是长公主亲自出马,更能迅速解决问题?”卫子夫知晓平阳长公主为何要继续送美入宫,河东平阳,张汤在那儿到底查出多少事,平阳长公主到底瞒了多少事,其实才是关键。
比起让人帮着平阳长公主在刘彻那儿说话,倒不如请平阳长公主想想,究竟该用哪一种方式更能让刘彻放心,而不会纠结于平阳长公主犯下的错。
“前几日馆陶大长公主入宫,平阳长公主不曾耳闻?”卫子夫看着平阳长公主挺直了腰板,知晓她说的话平阳长公主听进去的,可远远的不够,卫子夫不得不继续点醒平阳长公主。
平阳长公主并不以为然的道:“大过年的,姑姑不过是进宫来看阿娇罢了。”
“虽然这是常事,但在见陈氏之前,馆陶大长公主去未央宫见了陛下。多少年了,馆陶大长公主许久没有这般正式的前往未央宫拜见。”卫子夫并没有打听过任何消息,但宫里的事,有心都能看出端倪,刘彻和刘挽说过什么,卫子夫从来不跟刘挽打听,刘彻给刘挽看了什么东西,卫子夫更不会问,却并不妨碍卫子夫由此得到一些结论,尤其是关系前朝的结论。
平阳长公主突然意识到她忽略了什么。
卫子夫的声音轻柔的响起,“比起长公主,大长公主同样也懂得陛下的心。而且大长公主在很多事情上更果断。”
此言不虚,陈皇后被废,谁不觉得陈家败了,馆陶大长公主也定要自此失势。实则不然。
这些年馆陶大长公主可以自由出入宫廷,想何时去见陈氏就何时去,要见刘彻也可以随时见。
刘彻每回对各家赏赐,馆陶大长公主府上永远是最丰厚的那一份。
馆陶大长公主比起平阳长公主来,更懂得帝王的心思,故,观馆陶大长公主的行事,或许能让平阳长公主有所启发。
平阳长公主坐不住了,她竟然没有注意到这一层。
视线落在卫子夫的身上,平阳长公主想知道的是馆陶大长公主进宫见刘彻到底说了什么。卫子夫抬眼同平阳长公主对视道:“那是陛下,打探陛下的消息,实乃大忌。”
算是在提醒平阳长公主,她能猜到馆陶大长公主入宫并非小事,具体何事,她不知。
“你不知,想是泰永定然知晓的。”平阳长公主需要知道馆陶大长公主见刘彻到底做了什么事,她不能让自己一直处于被动。
可是,平阳长公主把主意打到刘挽的身上,卫子夫的眉眼瞬间笼上了一层寒意,“长公主不知陛下最不喜欢的正是旁人对他的窥探?该说的陛下自会说,不该说的让泰永告诉长公主,长公主想过泰永将要承受陛下多大的怒火吗?况且,我从未与泰永打听陛下之事,长公主以为你该和泰永打听?长公主是太着急,失了分寸了吗?”
随着卫子夫一番质问落下,让平阳长公主得以清醒过来,是啊,她怎么会觉得刘挽知晓馆陶大长公主入宫所为何事,就一定会告诉她了?
刘挽的嘴但凡不够严,刘彻会信得过她?
“你猜到馆陶大长公主入宫所为何事?”平阳长公主终是问出这句话。
卫子夫反问:“长公主猜不到?”
不是猜不到,不过是平阳长公主不愿意去相信,执意觉得她可以用别的方式达到目的罢了。
卫子夫不想管平阳长公主到底舍得舍不得,她只知道,平阳长公主的算盘打得太精,却只能止于她。
卫家受平阳长公主的恩情,有些事不得不为平阳长公主提个醒。但只限于她。刘挽那儿纵然平阳长公主有这个脸去问,卫子夫都不想让平阳长公主离得刘挽太近。算计太多,贪得无厌的平阳长公主,一回一回的让刘挽不痛快,但凡不是顾念卫长公主和刘彻,卫子夫都不想给平阳长公主好脸色。
真以为她卫子夫没有半分气性吗?
不错,卫子夫能忍,也不得不忍。可是在她心里如今重要的是孩子,其次才是刘彻,偏偏平阳长公主挑着刘挽非让她不痛快,刘挽从来没有亏待平阳长公主半点,平阳长公主要得太多,刘挽不给,倒都成刘挽的错了?
卫子夫不算一个太贪心的人,素来也都教着孩子们切不可贪,刘挽看似拥有很大的权利,其实算是一众儿女里最不贪的那一个。
不说刘挽挣来的钱大部分都由刘彻处置,一应宝物,刘挽对身边的人哪一个不是大方得很。对姐妹兄弟和所有人,刘挽从来都没有因为得宠而仗势欺人。
不怪刘彻喜欢刘挽,刘挽的性子很难让人不喜欢。
所以,对于平阳长公主一回一回的让刘挽不痛快的事,卫子夫心存芥蒂,偏偏卫长公主和曹襄的亲事又早早定下,卫子夫不得不忍下心中的不满,只愿将来女儿能够和曹襄鸾凤和鸣,琴瑟和谐。 ↑返回顶部↑
“长公主为何送人入宫,无非希望此女得宠,能为长公主分忧。实则比起旁人,难道不是长公主亲自出马,更能迅速解决问题?”卫子夫知晓平阳长公主为何要继续送美入宫,河东平阳,张汤在那儿到底查出多少事,平阳长公主到底瞒了多少事,其实才是关键。
比起让人帮着平阳长公主在刘彻那儿说话,倒不如请平阳长公主想想,究竟该用哪一种方式更能让刘彻放心,而不会纠结于平阳长公主犯下的错。
“前几日馆陶大长公主入宫,平阳长公主不曾耳闻?”卫子夫看着平阳长公主挺直了腰板,知晓她说的话平阳长公主听进去的,可远远的不够,卫子夫不得不继续点醒平阳长公主。
平阳长公主并不以为然的道:“大过年的,姑姑不过是进宫来看阿娇罢了。”
“虽然这是常事,但在见陈氏之前,馆陶大长公主去未央宫见了陛下。多少年了,馆陶大长公主许久没有这般正式的前往未央宫拜见。”卫子夫并没有打听过任何消息,但宫里的事,有心都能看出端倪,刘彻和刘挽说过什么,卫子夫从来不跟刘挽打听,刘彻给刘挽看了什么东西,卫子夫更不会问,却并不妨碍卫子夫由此得到一些结论,尤其是关系前朝的结论。
平阳长公主突然意识到她忽略了什么。
卫子夫的声音轻柔的响起,“比起长公主,大长公主同样也懂得陛下的心。而且大长公主在很多事情上更果断。”
此言不虚,陈皇后被废,谁不觉得陈家败了,馆陶大长公主也定要自此失势。实则不然。
这些年馆陶大长公主可以自由出入宫廷,想何时去见陈氏就何时去,要见刘彻也可以随时见。
刘彻每回对各家赏赐,馆陶大长公主府上永远是最丰厚的那一份。
馆陶大长公主比起平阳长公主来,更懂得帝王的心思,故,观馆陶大长公主的行事,或许能让平阳长公主有所启发。
平阳长公主坐不住了,她竟然没有注意到这一层。
视线落在卫子夫的身上,平阳长公主想知道的是馆陶大长公主进宫见刘彻到底说了什么。卫子夫抬眼同平阳长公主对视道:“那是陛下,打探陛下的消息,实乃大忌。”
算是在提醒平阳长公主,她能猜到馆陶大长公主入宫并非小事,具体何事,她不知。
“你不知,想是泰永定然知晓的。”平阳长公主需要知道馆陶大长公主见刘彻到底做了什么事,她不能让自己一直处于被动。
可是,平阳长公主把主意打到刘挽的身上,卫子夫的眉眼瞬间笼上了一层寒意,“长公主不知陛下最不喜欢的正是旁人对他的窥探?该说的陛下自会说,不该说的让泰永告诉长公主,长公主想过泰永将要承受陛下多大的怒火吗?况且,我从未与泰永打听陛下之事,长公主以为你该和泰永打听?长公主是太着急,失了分寸了吗?”
随着卫子夫一番质问落下,让平阳长公主得以清醒过来,是啊,她怎么会觉得刘挽知晓馆陶大长公主入宫所为何事,就一定会告诉她了?
刘挽的嘴但凡不够严,刘彻会信得过她?
“你猜到馆陶大长公主入宫所为何事?”平阳长公主终是问出这句话。
卫子夫反问:“长公主猜不到?”
不是猜不到,不过是平阳长公主不愿意去相信,执意觉得她可以用别的方式达到目的罢了。
卫子夫不想管平阳长公主到底舍得舍不得,她只知道,平阳长公主的算盘打得太精,却只能止于她。
卫家受平阳长公主的恩情,有些事不得不为平阳长公主提个醒。但只限于她。刘挽那儿纵然平阳长公主有这个脸去问,卫子夫都不想让平阳长公主离得刘挽太近。算计太多,贪得无厌的平阳长公主,一回一回的让刘挽不痛快,但凡不是顾念卫长公主和刘彻,卫子夫都不想给平阳长公主好脸色。
真以为她卫子夫没有半分气性吗?
不错,卫子夫能忍,也不得不忍。可是在她心里如今重要的是孩子,其次才是刘彻,偏偏平阳长公主挑着刘挽非让她不痛快,刘挽从来没有亏待平阳长公主半点,平阳长公主要得太多,刘挽不给,倒都成刘挽的错了?
卫子夫不算一个太贪心的人,素来也都教着孩子们切不可贪,刘挽看似拥有很大的权利,其实算是一众儿女里最不贪的那一个。
不说刘挽挣来的钱大部分都由刘彻处置,一应宝物,刘挽对身边的人哪一个不是大方得很。对姐妹兄弟和所有人,刘挽从来都没有因为得宠而仗势欺人。
不怪刘彻喜欢刘挽,刘挽的性子很难让人不喜欢。
所以,对于平阳长公主一回一回的让刘挽不痛快的事,卫子夫心存芥蒂,偏偏卫长公主和曹襄的亲事又早早定下,卫子夫不得不忍下心中的不满,只愿将来女儿能够和曹襄鸾凤和鸣,琴瑟和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