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288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更别说刘挽在河西一战中杀了多少人。
  不会有人觉得刘挽不敢杀人。
  尤其他们自己做下的桩桩事, 换成他们, 他们也会容不下那样的人。毕竟, 他们也想杀刘挽, 不过是因为杀不了罢了。
  可是,刘挽不能杀他们吗?
  更贴切的说,刘彻杀不了他们吗?
  站在刘彻的角度,试问如果刘挽出面当一个出头鸟, 将他们屠戮殆尽, 再把所有的过错都推到刘挽的头上,刘彻会不乐意吗?
  现在是刘挽主动提出来的,手握兵马的刘挽到底能让大汉多少的兵马为她所用,其实没有人敢确定。毕竟手握大军的一个是卫青,另一个是霍去病,这么两个人都是最宠刘挽的人。尤其刘挽在河西一战中的表现, 单凭她手里知道的三千兵马立下多少战功?谁不知道那是精兵?
  既是精兵, 待要出手, 世族手里的人如何对抗?
  硬来的话吃亏的绝对是世族!
  本着绝对不能轻易找死的原则, 况且世族也清楚的知道, 他们要把事情无限的扩大影响,属实是有些无理。刘挽既然表明一旦他们无理,她会有样学样,他们可以调整,努力的讲理!
  总而言之一句话,绝对不能够让刘挽捉住他们的把柄动粗。
  斗刀枪属实有些不好斗。真到那一步,简直是要你死我活的结局,倒也不必是吧。
  在刘挽明显被他们闹得是相当不痛快的情况下,该要后退一步就得后退一步,避之锋芒,想想怎么把张汤出面弄考核的事情糊弄过去,那也是重中之重。
  馆陶大长公主听闻之后,不禁感慨道:“我原以为泰永自小稳得住,不会用威胁的一招。如今看来是我多虑了。她很聪明的知道到底该用哪一种办法对付世族。”
  陈四娘接话道:“世族的本性,长公主瞧得分明。”
  平阳长公主府上,正好此事同时落入平阳长公主和卫青的耳朵里,平阳长公主不禁问:“你觉得泰永真会大开杀戒吗?”
  卫青的脸色是前所未有的凝重,“会。”
  这个字没有任何的犹豫。
  平阳长公主有些意外,这行事不像刘挽的风格。
  卫青并没有解释,刘挽自知时间不多,她必须用绝对强势的手段震慑于世族,必须不能让他们坏了科举取才的大事。如果世族现在敢借有人冒名顶替一事大闹特闹,连官员考核一事都不能让他们收手,刘挽绝对不介意大开杀戒。
  想找这些人可杀的理由太容易了。不过是因为天下之才多出于世族之手,皇权和世族相争相斗多年不假,但大家一直维持表面的平和,基本上没事都不会撕破脸。
  自然,世族都很清楚的知道,真要是动起刀剑,他们未必是朝堂的对手。是以,在他们没有必胜的把握之前,谁都要维持表面的和平,只有在他们认为自己能够斗得赢上头的皇帝,才是他们动手的时候。
  但是如今刘挽话里话外的意思都是在说,一群人太闹心了,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世族要是企图让大汉永远叫他们掌控,更意图让大汉变成他们的天下,刘挽不介意当一个恶人,为刘家,为大汉的天下杀上他们一杀。
  世族不懂这个道理吗?
  他们想要权利,地位,可是这些都是从哪里来的,从百姓中,从高高在上的皇帝那儿得来的。
  他们不满足,一步步的逼近,他们觉得自己可以得到更多。但他们很清楚,他们威胁到了皇权,也威胁到了皇帝。
  可是刘彻并没有开这个口,也是因为没有想好该怎么出手。
  好,刘彻是不吱声,刘挽吱声了。
  科举之制的开启,是为了扶持寒门与世族相争相斗,以达到朝局的平衡,让江山握在刘家人的手里,依然是大汉的江山。
  世族们不同意,还敢倒打一耙,这就是得了便宜还卖乖了。刘挽要是容忍下他们,大汉的江山用不了多久必将改姓。这种情况下,刘挽大开杀戒不应该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