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第33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下朝后的刘挽被刘彻提点跟上,刘挽感慨道:“我朝得汲黯中书令,甚幸。”
  刘彻很自觉的补话道:“亦是朕之幸,你们之幸。”
  话不必说得太直白,都懂得彼此的意思。
  刘挽重重的点头,很是认可刘彻这句话。
  “虽然宁缺勿滥,门下侍中还得挑一个人。”刘挽提醒,刚改的官制,直接放空一个部门,是不是有些过分了?
  “虽不能用为门下侍中,侍中之下难道不设人了?代行侍中之责,无侍中之权,有何不可?”不得不说,在如何任用官员的事情上,刘彻是相当的有发言权,几句话立刻把刘挽提及的问题解决了。
  “且让桑弘羊入门下。”不仅如此,刘彻更是直接拍板此事,立刻让人去安排了。
  刘挽提醒道:“不知百姓之苦的官,身居高位,未必是百姓之幸,大汉之幸。”
  父女皆相知,刘挽提出这一点证明她有问题的,刘彻既问:“何意?”
  “入六部或三省,须得有实打实的政绩。治国有方,安一处百姓,这才是真正的功。”不是想对付世族们吗?想来如果到了底层的人们,总会遇上一些人教他们一些道理的。世族势大,他们想以十几年的布局动摇世族是不可能的,唯一的办法只能是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去影响世族里的人,能够影响到一个都是幸事。
  是以,必须要立下规矩。
  不能让一群人坐而论道,不知民之苦,总以家世占尽世间的便宜。
  刘彻回头一眼瞥过刘挽,“寄希望于他们干实事?”
  “是规定他们干实事。”刘挽觉得刘彻是不会拒绝的。本来天底下的规矩都是人定的,既然如此刘彻怎么就不能定了?
  官员考核四个字一丢出去,哪一个敢吱声?哪一个敢抗议?
  所以啊,刘挽是走一步早想好十步以外该走的路。
  “有何不可。”刘彻何许人也,刘挽一句规定丢出,他的心情瞬间变好。
  不错,从前没有人规定的事,从他开始,由他来规定。谁要是敢不服,只管放马过来,有道理的说出道理,如果没道理的反对,谁管他们?
  好,刘挽相信刘彻只要有这方面的念头,定会配合无比刘挽推行的种种规矩。
  “你这些日子须将六部事情全都安排妥当。你的权最大,也是最多人盯紧了你,万事小心。”刘彻叮嘱一声,只为让刘挽知道,她当上尚书令这个事只能是开始,万万不能就此结束。
  况且,太多的人盯紧了刘挽,刘挽必须要小心再三,绝对不能中了别人的圈套。
  “是。”
  第516章 你比我贪
  朗声应下的刘挽, 第一时间先去的哪里呢?
  吏部呢。
  既然她很明确的要进行官员的考核,相关的标准先前虽然有所规定,但远远不够的。
  况且,门下侍中的位置没有定下, 不知多少人为之心动, 有人心动, 何尝不是刘挽可乘之机?放出一些话去, 好让底下的人知道,刘彻要翻查所有的官员政绩, 以盼能够从中选出侍中人选。
  刘彻在听说此事后, 那真的是长长的一叹, “泰永深谙用人之道。”
  在一旁的华刻听到这话低下了头, 有些不太拿得准刘彻是高兴亦或者不高兴。
  不过,最近刘彻的心境变化也是让人始料未及的,纵然是伺候在刘彻身边多年的华刻都不太拿得准,压根不敢多问一句。反正刘挽自有对付刘彻的办法, 他们父女之间如何交手, 他一个外人最不应该插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