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经年积尘雾一样散在空气里,她拍打了大概十分钟,才把被子抱回行军床上。
  事实证明,孟知雨的判断是极有预见性的。
  一个小时后,他们三个并排蜷缩在行军床上,披着那条薄被子,像是无家可归的街头流浪儿童。
  被子还有点呛,孟知雨在中间还好些,简岚和黄云希忍不住低咳,但谁也不想离开他们的“临时帐篷”。
  然而防空洞的夜间温度比他们预计的要低太多,简直像冬天一样,简岚觉得拽着被角的手都冻得发僵。
  “要不我们把那些档案烧来取暖?”简岚提议道。
  “不好吧?”孟知雨犹豫道,“这么多年前的资料了,是不是能放进博物馆了?”
  “不会,它们还年轻。真要是什么重要资料怎么会堆在这里。”简岚越来越坚定自己的想法。
  她打定主意,跑出薄被,迅速抽出五本学生档案,连带桌上之前看到的面包一起拿回行军床。
  借着苟延残喘的烛光,点燃一本档案,扔到床前。
  眼前一下子亮了,他们都不由得向前凑一凑,感受那一点点暖意。
  面包有两袋,简岚把一袋给孟知雨,另一袋分一半给黄云希,结果一包,顺便给火堆续上一本档案。
  “你们说这面包是谁放在这里的?简直就像知道我们需要。”黄云希说。
  “除了我们之外,肯定还有人发现了这里。”孟知雨说。
  简岚分析道:“而且这个人每次来这里的时间应该只有几个小时,不会过夜。除了档案柜和写字台附近,这个人几乎没有碰其他东西。”
  她边说边靠近火把,现在有点理解古人为什么要点篝火,为什么很多歌舞都是从篝火边发展出来的。
  这种暖烘烘的温度和橘红色的光,切实地给人一种幸福感。
  唯一的缺点就是档案烧得太快。
  她再次起身,抱回来一大摞。
  啃完面包,披着薄被的一角,不时拿起一本档案扔进火堆,一本又一本,稳定的节奏让她有些恍惚。
  这很像在烧纸。
  *
  杜子松姗姗来迟,终于出现了。
  他打车到距离小区200米远的转弯处,出租车的远光灯在林子里照出一条橙色光路。
  简岚立刻注意到了他的动静。
  她关掉手机屏幕,蹲在杜子松必经之路的斜坡之上,等待时机。
  杜子松走过树下的必经之路时,她手中的另一个窃听器,自杜子松头顶松开,掉进他的外套口袋里。
  简岚的“一只耳朵”神不知鬼不觉地跟着杜子松进了柴宏友家。
  *
  简岚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睡着了,梦见了壁画上的漫天大火,有两道人影打成一团,下面的小人或惊叫逃跑,或愤怒大喊,或跪地求饶,却都被大火吞噬。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