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姐不嫁人 第17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霍时雯点点头,示意宋麒去将画像拿过来,而后便安排起于曼颐拍照的姿势。她将相机挂在手腕上,帮于曼颐整理她的头发。
  她将于曼颐的长发别到耳后时离她很近,于曼颐睁大眼睛观察着她。金丝眼镜框架极细,镜片后面是一双很冷静的眼睛。不同于方千极短的头发,霍时雯头发细而浓密,也规整地别在耳后,直垂到腰间。
  于曼颐头一次见着女人头发这样长而不扎成髻,寻常人这样很容易像是披头散发,但霍时雯完全不适用于这个词,她每一根头发丝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下。
  “姐姐,”于曼颐在她帮她整理头发时询问,“你是上海来的记者吗?”
  “是呀。”霍时雯说。
  “你是什么报纸呀?”她继续问,“是不是比宋麒的报纸大很多?”
  “是《申报》,”霍时雯说,“大一些吧,他那份也做得很好。”
  头发理好了,她退了两步,开始调试相机。于曼颐先前只去过一次镇上的照相馆,见过一台很古老的相机,按下快门时发出巨大的“咔嚓”声,白光刺眼得像是发生了爆炸。
  霍时雯这台很小,也不需要架三脚架,很适合她这样的身量随身带着。
  “你是不是既要写文章,也要拍照呀?”于曼颐又问。她对霍时雯充满了好奇。
  “我是摄影记者转行,”霍时雯说,朝她笑笑,“我先前在照相馆工作。”
  于曼颐很惊讶。
  “女人可以在照相馆吗?照相馆里也有女人工作吗?”
  “可以,但你要拍得比男人好很多才行。”霍时雯说。
  “你好厉害,”于曼颐由衷道,“那你一定能赚好多钱,完全够自己安身立命了。”
  霍时雯冷静如斯,也不禁有些好笑。她说:“赚得不多,只够租公寓和吃饭,上海太贵了。”
  “那就很多了,”于曼颐说,“于家没有一个女人赚钱,我只见过胭脂店和布坊的老板娘出门赚钱。我们这儿的邮局、银行,还有你说的照相馆,都不要女人。”
  “上海的邮局、银行、照相馆,都要女人,”霍时雯说,“报社也要女人。如果他们也不要女人,我也不必背井离乡地跑去上海了,什么都那样贵。”
  她看起来很体面,但两次说贵,于是于曼颐相信,上海是真的很贵。连霍时雯这样的女人也只能赚够租房吃饭的钱,她去了,恐怕只能露宿街头了。
  她替于曼颐找了一处台阶,旁边摆设了太湖石,石上又探过来一树梢的花。于曼颐在树梢下站定,宋麒也将画拿过来了。
  霍时雯展开画卷打量,笑了一句“真是很像”,便让于曼颐拿着画,在树底下摆拍了几张。于曼颐身体有些僵,她问:“姐姐,这像是要登报么?”
  “要登一整版。”霍时雯说。
  于曼颐更僵了。
  胶卷有限,霍时雯最后剩下一张,用来给宋麒和于曼颐拍合照。
  然而宋麒刚走到她身边,一直在和于老爷寒暄的贺处长像是发现了什么,忽然声音嘹亮地走了过来:“霍记者,你已经开始拍了?啊呀,你怎么都不同我说一声——来来来,我们一道和于二小姐合影一张,来日见报!”
  贺处长将宣扬自己的政绩作为行为指导,照片上报自是比没上报好。他本以为霍时雯会主动提出来这事,谁知人家终归也是冲着于小姐来绍兴,对他个老男人拍照兴趣不大。
  不过他在这一刻抓住了机会,不但自己走过来,连于老爷、于家的一家老小,还有一帮子学生和自己的秘书都一道招呼了过来。
  太湖石旁的空间陡然狭窄,贺处长还特意将于曼颐请到他和于老爷正当中,以显示自己没有喧宾夺主,殊不知于曼颐脸色都黯了下来。
  宋麒都被人挤得看不到了。于曼颐想叫宋麒回来,然而她也知道,无论按照哪一套长幼尊卑的规矩,宋麒也没理由站在于老爷和贺处长的中间。于曼颐再度对规矩这东西生出极大的厌恶。
  霍时雯刚才说了,胶片只剩下最后一张,这张大合照拍了,她就再没机会了。于曼颐十二分沮丧,听见霍时雯“一——二”的计数声时也生不出半分笑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