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小姐不嫁人 第3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于曼颐逃难一整夜,有点犯困,也没有力气辩解什么。她由着老人摆弄她的头发,为她梳出一个前面有头帘,又在脖子后面用发卡别起来,而不是扎髻的造型。火车过隧道的时候她通过车窗照了一下,有一些不习惯,但老人说,现在上海的年轻女孩子都梳这个发型,是一个电影明星带火的。要是她去烫一下,就更好看了。
  “我们街坊说烫头的人都是狐狸精。”于曼颐控制不住道。
  “封建死了。”老婆婆瘪嘴一撇,不看于曼颐了。
  一等车厢连接处有一处可以关上门的小隔间,于曼颐快下车的时候溜了过去,在里面把衣服也换了,换成之前照着方千做的那套学生装和百褶裙。她换了衣服回到座位,三位老婆婆一致表示:“这件好看多了嘛。”
  经过了大半天的车启车停,换了发型、也换了衣服的于曼颐终于抵达了上海火车站。她还是紧抱着自己的包袱,又把已经缠在腰间的钱袋攥在手里,一边四处张望,一边调动着上次来这里的记忆。
  她倒是不路盲,但是她不知道怎么直接从火车站去宋麒家,于是只能先走到报名画室的吉安路,然后绕去宋麒所住那条里弄的方向。
  她越近就越紧张,越近就越害怕,摸着那张欠条时撞起的胆,每走一步就泄一点。于曼颐就这么双脚朝前身子朝后的扭捏到了那条里弄,脑海里正在组织与宋麒再见的开场白,迎面撞上一个拎着菜篮子出来的阿姨。
  “啊呦!”对方大喊一声,差点被她把东西撞掉了。
  于曼颐不认识她的脸,但这声音好熟悉。借住的那一夜,她们两个隔着门板互相听到过彼此。每一个上海阿姨都有自我辨识度的“啊呦”。
  此外,每一个上海阿姨都对生面孔很敏感,也很警惕。于曼颐被她上下打量了一番,终于迎来了命中注定的拷问:“侬是撒宁啊?”
  她问她是谁,于曼颐也不知道该如何自我介绍。她只能深吸一口气,道:“我来找宋麒……”
  “宋麒?”房东阿姨语气意外,“他早就搬走了呀,他不住这里啦。”
  第46章 上海再会(二)
  ◎听到宋麒的消息◎
  “他搬走了?”
  于曼颐预想了无数种情况,却偏偏没想到这一个。房东太太又说了几句,她立刻追问道:“那他什么时候走的?他搬去哪里了?”
  “去年冬天就走了,”房东太太道,“搬去哪里我就不晓得了,他又没和我汇报。小姑娘,你是他……”
  她再次上下打量于曼颐,而她再次意识到她与宋麒之间无法描述的关系。于曼颐往后退了两步,摇摇头,回避了她的询问,便转身离开了这条里弄。
  宋麒搬走了……是啊,她怎么没想到这种可能呢。这里并不是他的家,她上次来的时候也见到了,这里至多算是他的一处落脚点,相比于住处,这里更像是他用来办报的地方……
  办报?报纸上是有读者来信的地址的。
  于曼颐忽然抬起头,再度加快了脚步。十字路口又是一处报社,比她在镇上邮局外所见的那家大得多。她跑到那些罗列拜访的报刊前,抬高声音问老板:
  “老板,《澄报》还在吗?”
  她庆幸自己不像第一次买报,因为不知道名字,只能笨拙地描述,然后一份份地辨认。她画插画的时候知道了宋麒这份报纸的名字,然而她不知道的那一次买到了,她如今知道了,这报纸却买不到了。
  “《澄报》?”老板抬起头,和她确认道,“你说那份学生办的报纸吗?停刊了,去年冬天就停刊了。”
  停刊了,去年冬天……
  都是去年冬天,报纸停刊,宋麒也从以前的住处搬走。于曼颐不知道上个冬天发生了什么,会叫他的生活产生这么大的变动。
  她在卖报处站了许久,直到来买报的行人因为觉得她碍事将她推开。腕上的手表滴答作响,提醒于曼颐并未将那火车上的四个小时物尽其用——
  她只想到了来上海去见宋麒,却没想到,如果她见不到宋麒,她该去哪里。
  于曼颐并不是完全没有想到一些可能。她可以去宋麒的学校门口看看,学校门口人来人往,宋麒他们一行四人,她等上几天,不至于一个都等不到。但她又觉得这样的去找他,太刻意,也太显得她要“指望”他什么。
  房东太太打量她的目光已经意味深长,她若是贸然出现在学校门口,宋麒的同学们又会说什么?她下意识地抵触那些想象中的目光。她已经品尝过被表哥定义为“封建产物”的滋味,那上海那些同样进步的学生,会不会也用这些词来形容她?他们又会说宋麒什么?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