貌美知青2(3 / 5)
赵铃离她最近,看了她围的纱巾一眼又一眼,满目的羡慕,“这纱的颜色可真好看,s市没看到有卖的,是托人买的吧?”
江露扯着纱角,记忆里搜了搜,这一条是江母托人在外面带回来,这时候国内也有纱巾,偏小,没有江露头上这么大块的,颜色也没有这样鲜嫩,赵铃伸手摸了摸料子,特别柔软,而且很薄,披在头上身上,风一吹,轻轻飘荡,还飘香呢,香味也好闻。
“嗯,托熟人在洋山港那边带过来的。”
一说完,几个知青都露出了羡慕的眼神,听说那边的东西特别抢手,花钱都买不到,除非有关系有熟人可以带。
之前匆忙分队没注意,现在坐在了一起,车上的几个知青互相看了看,不用猜,一看就知道江露可能是这几个知青里面家庭条件最好的一个。
看看她一身穿着,就跟别人就透着不一样。
大家都穿了白衬衫,她身上也是白衬衫,但那衬衫就很合身,料子还比别人的白,一点都没脏,浅蓝色裤子,料子一看就是很难得不好买的那种料,其它人一般都是黑色或者深蓝色,很灰暗不鲜亮,可江露身上这浅蓝布料就很美,很像天空的颜色,小白衬衫配浅蓝色裤子,脚上还有一双雪白的白力士鞋,就算在车上挤来挤去,也只是稍微脏了那么一点点,看起来还是很白。
头上再披条粉红色的纱巾,那真是,一车里面最好看的崽儿,连人带衣服都鲜嫩。
江露觉得自己穿得像个小学生校服,可在其它人眼里,那真是好看极了。
一身从头到脚,都不像是他们这样工人阶级出身家庭的孩子,怎么看怎么像干部家庭的子女,就是大城市那种家里条件特别好的娇娇女,只是让人好奇,她怎么会跟他们一样分配到了北边这么偏远的地方。
这里离s市可太远了,整整三天两夜的火车,来回一趟得扒人一层皮,回次一家非常不容易 ,家里条件好点有点门路的都会安排自己子女就近下乡,不会发配得这么远。
不过大家现在还不太熟,这种事也不好开口打探。
“那还能再捎一块吗?”赵铃太喜欢她身上这件红纱巾了,再配着江露的脸蛋儿,阳光下真是美得让人心颤,让赵铃忍不住开始打听了,其它两个女知青也竖起了耳朵。
“不知道呢,下次往家里回信的时候我问一下,有的话就给你捎一块儿。”江露随口道。
“那我也要这种粉红色的,多少钱一条?”赵铃开始算自己的带的钱票。
江露回忆了下,“八十六?不要布票,要外汇券,有点贵。”记忆里是有点贵的,江母把纱巾给了小女儿,江华对她阴阳怪气了半个月。
赵铃听愣了,八十六?她的钱加一起还没有六十块呢,这也太贵了点吧,还有外汇券,那是什么?
江露看出了她的窘迫,随意道:“我先问问吧,有了我告诉你,你再决定要不要。”
赵铃松了口气,忙答应了下来,希望那时候她能攒够钱,毕竟有钱都买不到的紧俏货。
“你妈妈在s市什么工作啊?”赵铃旁边的一个女知青问江露,什么工作能托捎这么紧俏的东西,她在大街上都没看到几个人有,这在s市都是紧俏货呢。
“在邮局工作,认识的人比较多,还行。”江露把记忆里的东西扔出来了,哪里是还行,江母是邮局的一个小干部,家里什么东西都不缺,在现在这个年代里,那是相当行的。
然后陈露一过来,就要下乡了,多一天都不给她待。
邮局?怪不得,那可是s市很好的工作单位,一个位置一个坑,又干净又清闲,没什么事还可以偷摸的迟到早退,里面基本都是关系户,不是谁想进就能随便进的,那大城市里,稍微好点的职位都有门路,没门路这么好的单位人家凭什么让你进。
江露说话的时候,手指还举着纱巾挡着口鼻前的灰尘,一直赶车的李援朝趁着别人说话的工夫,回头飞快地看了她一眼,只见那扯着红纱巾的手指,阳光下跟嫩葱似的,白生生的好看。
在大队这边待过的人,真的很少有看到这种十指不沾阳春水,养得很好,没做过活的大城市娇娇女,娇到那手指盖,都在阳光下透着花瓣粉的光泽,李援朝看了一眼后,就回过头,微抿了下嘴角。
旁边的红旗大队的队长,见这几个大城市来的知青,坐在马一上边抽着烟边叹气,一言不发,这几个女同志,看着就娇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哪能又怕晒又怕灰,这……真能下田干活?
一开始江露把小腰后背挺得直直的,坚决不碰旁边男人一下,但是不知道是不是要赶着回队,马车被那流氓赶得又急又快,路又不好走,实在颠得她屁股疼极了,后背也疼,脖子也疼,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她哪里还能一直挺着个腰,何况车是来回颠晃,左右摇摆,右边的赵铃时不时就要撞她一下,她就会撞到旁边赶车的李援朝身上。
这么多次冲撞,本来她就腹中空空浑身虚软没劲儿,听着其它知青说话,她一声不吭,晃得她胃都难受,于是就实在没支撑住,先是轻轻靠在了旁边的男人身上,她一靠过来,旁边这个人身上就稳若泰山,一点都不晃,倚起来又安稳又舒服,然后又慢慢的,不自觉地靠的越来越紧,最后身上快一半的力气都倚在对方身上了。
对方连吭都没吭一声,马车的速度也在不知不觉中降了下来,后半段的路程,坐在车上就舒服多了。
有一个男知青见江露不说话,就笑着问:“江露,你是s市的,怎么到北边插队来了,你爸妈放心吗?” ↑返回顶部↑
江露扯着纱角,记忆里搜了搜,这一条是江母托人在外面带回来,这时候国内也有纱巾,偏小,没有江露头上这么大块的,颜色也没有这样鲜嫩,赵铃伸手摸了摸料子,特别柔软,而且很薄,披在头上身上,风一吹,轻轻飘荡,还飘香呢,香味也好闻。
“嗯,托熟人在洋山港那边带过来的。”
一说完,几个知青都露出了羡慕的眼神,听说那边的东西特别抢手,花钱都买不到,除非有关系有熟人可以带。
之前匆忙分队没注意,现在坐在了一起,车上的几个知青互相看了看,不用猜,一看就知道江露可能是这几个知青里面家庭条件最好的一个。
看看她一身穿着,就跟别人就透着不一样。
大家都穿了白衬衫,她身上也是白衬衫,但那衬衫就很合身,料子还比别人的白,一点都没脏,浅蓝色裤子,料子一看就是很难得不好买的那种料,其它人一般都是黑色或者深蓝色,很灰暗不鲜亮,可江露身上这浅蓝布料就很美,很像天空的颜色,小白衬衫配浅蓝色裤子,脚上还有一双雪白的白力士鞋,就算在车上挤来挤去,也只是稍微脏了那么一点点,看起来还是很白。
头上再披条粉红色的纱巾,那真是,一车里面最好看的崽儿,连人带衣服都鲜嫩。
江露觉得自己穿得像个小学生校服,可在其它人眼里,那真是好看极了。
一身从头到脚,都不像是他们这样工人阶级出身家庭的孩子,怎么看怎么像干部家庭的子女,就是大城市那种家里条件特别好的娇娇女,只是让人好奇,她怎么会跟他们一样分配到了北边这么偏远的地方。
这里离s市可太远了,整整三天两夜的火车,来回一趟得扒人一层皮,回次一家非常不容易 ,家里条件好点有点门路的都会安排自己子女就近下乡,不会发配得这么远。
不过大家现在还不太熟,这种事也不好开口打探。
“那还能再捎一块吗?”赵铃太喜欢她身上这件红纱巾了,再配着江露的脸蛋儿,阳光下真是美得让人心颤,让赵铃忍不住开始打听了,其它两个女知青也竖起了耳朵。
“不知道呢,下次往家里回信的时候我问一下,有的话就给你捎一块儿。”江露随口道。
“那我也要这种粉红色的,多少钱一条?”赵铃开始算自己的带的钱票。
江露回忆了下,“八十六?不要布票,要外汇券,有点贵。”记忆里是有点贵的,江母把纱巾给了小女儿,江华对她阴阳怪气了半个月。
赵铃听愣了,八十六?她的钱加一起还没有六十块呢,这也太贵了点吧,还有外汇券,那是什么?
江露看出了她的窘迫,随意道:“我先问问吧,有了我告诉你,你再决定要不要。”
赵铃松了口气,忙答应了下来,希望那时候她能攒够钱,毕竟有钱都买不到的紧俏货。
“你妈妈在s市什么工作啊?”赵铃旁边的一个女知青问江露,什么工作能托捎这么紧俏的东西,她在大街上都没看到几个人有,这在s市都是紧俏货呢。
“在邮局工作,认识的人比较多,还行。”江露把记忆里的东西扔出来了,哪里是还行,江母是邮局的一个小干部,家里什么东西都不缺,在现在这个年代里,那是相当行的。
然后陈露一过来,就要下乡了,多一天都不给她待。
邮局?怪不得,那可是s市很好的工作单位,一个位置一个坑,又干净又清闲,没什么事还可以偷摸的迟到早退,里面基本都是关系户,不是谁想进就能随便进的,那大城市里,稍微好点的职位都有门路,没门路这么好的单位人家凭什么让你进。
江露说话的时候,手指还举着纱巾挡着口鼻前的灰尘,一直赶车的李援朝趁着别人说话的工夫,回头飞快地看了她一眼,只见那扯着红纱巾的手指,阳光下跟嫩葱似的,白生生的好看。
在大队这边待过的人,真的很少有看到这种十指不沾阳春水,养得很好,没做过活的大城市娇娇女,娇到那手指盖,都在阳光下透着花瓣粉的光泽,李援朝看了一眼后,就回过头,微抿了下嘴角。
旁边的红旗大队的队长,见这几个大城市来的知青,坐在马一上边抽着烟边叹气,一言不发,这几个女同志,看着就娇气,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哪能又怕晒又怕灰,这……真能下田干活?
一开始江露把小腰后背挺得直直的,坚决不碰旁边男人一下,但是不知道是不是要赶着回队,马车被那流氓赶得又急又快,路又不好走,实在颠得她屁股疼极了,后背也疼,脖子也疼,一个多小时的路程,她哪里还能一直挺着个腰,何况车是来回颠晃,左右摇摆,右边的赵铃时不时就要撞她一下,她就会撞到旁边赶车的李援朝身上。
这么多次冲撞,本来她就腹中空空浑身虚软没劲儿,听着其它知青说话,她一声不吭,晃得她胃都难受,于是就实在没支撑住,先是轻轻靠在了旁边的男人身上,她一靠过来,旁边这个人身上就稳若泰山,一点都不晃,倚起来又安稳又舒服,然后又慢慢的,不自觉地靠的越来越紧,最后身上快一半的力气都倚在对方身上了。
对方连吭都没吭一声,马车的速度也在不知不觉中降了下来,后半段的路程,坐在车上就舒服多了。
有一个男知青见江露不说话,就笑着问:“江露,你是s市的,怎么到北边插队来了,你爸妈放心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