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14(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齐瑞安这人会办事,请人参加展览会,吃住出行全程包揽,绝对不含糊。
  文宁上飞机以后就一直在休息,到车上了才稍微缓缓。
  来接她们的车就是加长版保姆车,三个人分开坐,但又没隔得太远,青禾坐在最后边不吭声,没什么心情,齐瑞安倒是能侃,一大堆话往外抖落,工作上的、生活中的,说个不停。
  文宁时不时会接话,与这人聊聊工作和投资。
  齐瑞安自觉不提及太私人的话题,到后面可能是没什么说的了,他突然讲起一些传闻,算是八卦两句。
  “听说霓虹最近新签了一个摇滚乐队,叫什么音,造势整得挺猛,那边是不是又要捧新角儿了?”
  霓虹,国内目前规模最大的独立唱片公司,旗下分支众多,包括有声音乐、影像等等,在乐队、嘻哈、流行和民谣各方面都有所涉及,总之地位举足轻重。
  文宁对此不感兴趣,哪有闲情去关心这些,流行圈里更新换代比手机革新速度都快,今天红明天糊,常有的事。她抵在座椅靠背上,淡声说:“不清楚,没太关注。”
  齐瑞安却饶有兴致,单拎这段传闻出来细细地捋。
  “上回我去b市遇到老张,唠嗑了下,也说了这事。之前老张他们台里不是搞了一个歌手大赛吗,莹姐参赛去了,反正还是比较顺利,只是中间临时改了赛制,非得加个乐队帮场,表面上说是表演赛,不排名次,其实就是为了把这个乐队塞进去,之后又是宣传又是热搜,搞得挺来劲。霓虹这次看样子是要来真的,舍得下血本,要打造新鲜血液了。”
  就国内而言,乐队文化从八.九十年代至今都是比较小众的一种流行,且内地的发展不如港澳台,尤其是摇滚文化这一块,圈内搞得热火朝天,可圈外基本没声。这与大众口味选择有关,也与国内的风俗传统和观念有关,起步晚,难流俗,因而很多时候都只能孤芳自赏。
  音乐圈近些年正在逐步开发扩大小众音乐领域,比如民谣、说唱,但摇滚始终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投入多回报少,好些人对它望而止步。霓虹野心大,想用造星的方式拉动这个圈子,想走在最前面吃肉,一下场就是大手笔。
  齐瑞安讲这个无非就是谈谈投资风向,想听听文宁的意见。他既是孤高的艺术家,也是市井的资本家,玩摄影和赚钱两不相误。
  文宁如何听不懂话里的深意,可始终不给出明确的答案。
  齐瑞安递了瓶水过去,使了个眼色,非要问个明白。
  “你觉得怎么样?霓虹能搞出名堂吗?”
  文宁不接这瓶水,合上眼不说话。
  无声胜有声,态度不要太明了。
  东西就那么大一块,想分肉的可不止齐瑞安一个,卖劲干完活能不能吃饱都是个问题。霓虹又不是傻子,敢下血本还怕别人抢?别直愣愣进去转悠半天,到头来却是给人家陪跑出力,得不偿失。
  青禾坐在后面听着他俩的对话,皱了皱眉。
  她对投资和内幕没有半点想法,但涉及到本身相关的点就忍不住跟着听了一会儿,本来不听还好,越听越奇怪,总觉得哪里有点不舒服。
  可能是她的心情本就烦躁,是自身的问题。她抿抿唇,将耳机音乐声调高些。
  车子一路到酒店,接着是安排住宿。
  文宁住套房,青禾住普通房间,两人不在一个楼层。不过毕竟是五星级酒店,普通房间也不会差到哪里去,青禾还挺满意这样的安排。
  文宁对此没说什么,只让青禾晚上过去一趟。
  青禾径直回了房间,当做没有听到。
  因着晚上还有展览会,要面见一些朋友和合作伙伴,之后的时间里,文宁一直在准备,齐瑞安亦匆匆离开,还有别的事要忙。
  青禾倒是悠闲,先在房间里清净了个把小时,待心情缓过来了才把送过来的礼服换上,掐着时间出去。
  她不太想说话,之后的半个晚上都不太合群,除了随在文宁后面什么都不做,还真像是合格的跟班秘书。
  展览会一共要举行三天,今晚只是开场,过过形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