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4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米歇尔上了年纪,眼睛一直对着屏幕会稍感吃力。
  “大体上看,好像没什么问题……”
  生物论文的审核不同于数学,只要数据不造假,那就不可能骗人。
  一目了然,清晰无比。
  因此,生化类论文对实验的可重复性,要求是最高的。
  下午,米歇尔到了实验室内,尝试做重复实验。
  虽然上面给出的周期是4周,但是只做前置步骤,结果和论文上的数据相对照,也能判定真伪。
  第3三天,在观察完培养皿内细胞的情况后,米歇尔不禁叹了口气。
  他的语气充满怜爱:“可怜的威尔逊。”
  这篇论文数据翔实,实验过程清晰,就连遣词造句都无可挑剔,明显是大佬出手。
  米歇尔一边写着审核意见,一边思考:“会是谁呢?”
  “态度严谨,可能是岛国那个实验室。”
  “但是论文写得挺好,母语应该是英语。难不成是斯坦福大学那边那个?”
  …………
  猜来猜去,米歇尔觉得都有可能。
  “算了,反正只要过稿,就能知道了。”
  而米歇尔的确很快就知道了。
  在看见名字的时候,米歇尔震惊得无以复加。
  这人他认识。
  在去年的世界生物技术大会上,也是他首肯了乔御的实验,拆穿了安维萨的学术造假。
  说起来,安维萨到现在都还在蹲局子呢。
  也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出来。
  *
  期末考试第一天,乔御得到了编辑部的回复,审稿意见是小修。
  根据学术界不成文的规定,小修=过稿。
  铁板钉钉的。
  就算不是小修,而是从结构上大改,乔御咬咬牙,也会改的。
  顶级期刊就这么几家。修改至少还有机会,换家期刊,直接被拒稿了怎么办?
  乔御把审稿人提出的问题仔细看了一遍,完成修改后传了回去,在3天内得到了回复。
  论文过稿了,被排在下一期。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