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拿出一份地图。
  是有七页,前四家打了勾已还人情。还余三家,包括西域黑水城、蜀地芙蓉城、中原登封城。
  “此三处有家母旧友。”
  王怜花直截了当地说,“一旦你接手棺材铺,不论是不是转行做其他都要守此诺言。如有一日,那些人上门要求办理丧葬之事,望你能尽善尽美地办好,并尽量给出最大限度的折扣。就是一锤子的还情,再有以后按常规收费即可。”
  池藏风也没想改变店铺的营业方向。当下某些人事死如事生,对待生后事非常看重。因此,棺材铺虽然瞧着没有一丝鲜活人气,但只需妥当经营就可以收入不菲。
  “这个要求很合理。”
  池藏风可以接受第一个条件,“另一件事呢?”
  “是与我写的一本书有关。原本想赠送给故人之子。但寻其不遇,去年则托他的表妹转交。”
  王怜花说得轻描淡写,“此书名为《怜花宝鉴》,只记录了多年来平平无奇的武功感悟,但也不想被人用错地方。将来如果有人因它为祸一方,你必须将其绳之以法。”
  等一下。
  池藏风可没被绕进去。
  眼前的王怜花似有不老之态,说明他武功高深,他写的书怎么可能平平无奇。
  池藏风指了指自己,“您认为我有什么本事摆平凶恶之徒?”
  王怜花示意不必多虑,“我的故友为人方正,他的孩子也是心地善良,基本不可能大开杀戒。若你知道官场之事,有李姓书香之家祖籍保定,后遂朝廷南迁。现在淮安府李园定居,去年传出一门三探花的佳话。”
  此事,池藏风还真听说过。
  “去年有一人十八岁高中探花,但他没有接受朝廷任命官职,据说西去游历了。您说的故人之子,是那位小李探花?”
  “正是李寻欢。他的父兄都在外省做官,我把书籍交给了留在李园的林诗音。”
  王怜花说得顺理成章,“现在你知晓书在何处,事情就好办了。稍微看着点即可。 ”
  怎么就好办了?
  池藏风无语。她,普普通通一个小姑娘,如何能够看着点李园?
  下一刻,王怜花话不多说直接摆筹码。
  木匣子中的契约书被一一取出,瞧着让人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原来,一两银子加上古怪的考核,不只是换一家泉州的棺材铺,还包括了江南、柳州、长安等地的产业与地皮。
  天降横财,过犹不及。
  池藏风倒不怕被大馅饼砸死,如果费力用心也能接下,但她何必自寻麻烦。
  器灵【道道】的话就是不能全信。所谓西南得朋,但她可不敢要一个想送出大半身家的土豪朋友。
  此时,更怀疑看似普通的第一个条件背后也有坑。
  池藏风张口就来,“以前有人给我算命,说我小富即安,压不住大财。王老板,还请您另觅他人。告辞——”
  “且慢。富贵不能淫,多么可贵稀有的品质。”
  王怜花怎么能让好不容易遇上的继承人溜走。“小池姑娘,你收下这些产业是它们的荣幸。”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