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4(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想法是好,只是不知能否成功,双鲤找了个庙宇,按往常求消息那般将一应物什纸条全放在案台上。只是这次,公羊月临时有交代,便上山去寻,双鲤听见他的呼唤,心虚去接,说得嘴皮发麻,才将人给送下去,等她回庙中补漏时,撞见一道黑影。
  黑影打屋后翻去,转眼不知所踪。
  ——那是个人!
  双鲤匆忙进庙,发现案台上的东西果真悉数被带走。她心里越发不安,如果真是人,那这些人是如何找到她,又如何不被公羊月发现?搜罗消息绝不是随便几人就能办到,可若真有那么庞杂的组织,为何江湖上又并无半点风声?
  想到叶子刀倚靠玉盘上的手脚追踪他们到敦煌,叫她不由细思极恐。
  是靠那颗孕蝶宝珠吗?
  双鲤两手搓弄,来回踱步。
  不过,这五年来既没出过差错,又没出过乱子,若真有事,也早该牵扯出来,也许这些人只是因为当初可怜她和公羊月在雀儿山吃不起饭,才施以援手,又恰巧看自己精于谋财,才借机利用她在明处揽生意,只要闻达翁的名头在,就不愁没钱。
  可是谁都没有见过真的闻达翁,换谁不可,为什么一定是她?
  难道是跟自己的身世有关?
  双鲤恐惧加深,以前无事则罢,而今怪事频生,又有敌人窥伺在侧,只怕得找个机会试一试那些“隐形人”的底。
  试一试他们究竟来自何方,又为何甘心替自己办事。
  ————
  不论翻山还是闯剑门,打成都北出,都需要经由绵竹周转,鸿雁传书已妥帖,而今五人能做的,便是继续追击,顺便查一查那鬼剑。行路不过一日,正所谓冤家路窄,好巧不巧搁路上与方婧三人狭路相逢。
  方婧失了剑,又无饮酒,虽然看到公羊月时一副恨不得扑上去将人咬死的模样,但也止步于喜形于色。
  大路朝天,各走一边,倒也相安无事。
  也不知公羊月是否故意恶心人,他五人脚力好,第二日便该赶超日行五六十里的村民,但他偏偏和方婧等人保持一致。
  至第三日并路,一同抵达绵竹城下。
  绵竹县建制已久,藏于深山,傍于绵水,该是人杰地灵,世外升平,但自汉兴平年间遭逢火患焚城后,两百年来多有不平,汉末兵家必争,屡遭践踏,永嘉之乱后,蜀中几度易主,安生个几十年,又得推翻重建。
  如今的倒并非新城,张育归晋,秦军追截,逃至绵竹无援军相救,兵力全歼,但在那一场哗变开城风波里,城池和百姓都奇迹般存活下来。
  风化的石墙上还留有往昔的兵戈印,但城外的黄土,却翻过好几茬,野草再生,春风抽芽,再不是过去的模样。
  公羊月遥望城楼却并不打算进入,而是在几处岔道口旁的农舍、驿亭、茶寮里头收集线索和消息。杀手已全歼于竹海,若无后继,眼下对于玄之来说当是无恙,如此一来,只要不是打算扎进山里头当野人,凡人迹处,多半会有蛛丝马迹。
  玄之体格壮硕,高足有八尺三,又穿着显眼的法衣,一问,果真有担柴的樵夫眼熟,说是在鹿头山上瞧过形貌相似之人。
  五人当即追去。
  而另一边,按理说人到绵竹,任务也便落地,但那些个行客却是左右不熟路,硬要等家人来接应。想到鬼剑的秘闻,眼见天色渐晚,方婧便坐地陪等。然而一直等到日落黄昏,却也没半个人来寻。
  季慈发疑:“会不会是记错了城门?”
  那些人闻言,忙把揉成团的书信从怀中取出,拼在地上。周碧海俯身一一核对,发现当真弄错了碰头的位置。
  方婧瞧去一眼,并未埋怨,敦促人行路。
  绕过官道,下到溪涧底,只需再横穿一片密林,便可抄捷径赶至另一座城门。这时,太阳彻底没入山后,天空黑如泼墨,伸手不见五指。两个男人自发拿出火折子吹燃,引领在前,加速赶路。
  “等等。”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