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2 / 3)
清元凤眼微挑,眼中神采张扬,哪怕他现在受伤失血,也依然不改气度,更甚者,因为手伤之故,脸如冷玉,更透出一种摄人的风采。
就如同他执掌帝位三十余年的父亲一般,威严不可直视。
清元是太后的老来子,也是先帝的老来子,哪怕并非先帝的最后一个儿子,也极得先帝宠爱。
在他诞下后,太后原本摇摇欲坠的皇后之位便稳固了下来,连原本在吴王的攻势下岌岌可危的太子的情况也有所好转。
因为这,吴王一脉对这位年幼的嫡子极为的仇视。
毕竟人老了,就会格外看重血脉亲情,连皇帝都不会例外,难保老皇帝就不会为了让幼子一世富贵无忧,而选择让太子继承皇位。
所以在老皇帝六十大寿,宫中忙乱,众人防备不周之际,吴王一脉悍然对年幼的十七皇子出手。
这一次出手让十七皇子九死一生,差一点就没活过来,也算他还有些运气,最后闯过了这次死劫,可就算是如此,也伤了元气。
太子一脉借此对吴王发难,可老皇帝最后还是偏袒吴王,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皇后见此,彻底绝望,为了让小儿子不至于夭折在越来越激烈的夺嫡之争中,她决意将小儿子送出,入玄真道修道,以三清之威严来保小儿子的命途,同时也借道门的医术来让小儿子恢复元气。
老皇帝因为愧疚,最后同意了皇后的决断,同时还在幼子被送离玉京之时,封幼子为王,同时将清都以南那一片极为富庶的地方划分给他为封地。
同时,老皇帝对吴王也开始慢慢冷下心来,而这也是之后吴王会在疯狂之下发动兵祸的开端。
一饮一啄,自有天定。
陆云岫不清楚这段旧事,她站在岸边,看清元一指她侍女手中的披风,然后不情不愿的系上。
“不会让你吃亏的。”清元说。
陆云岫眼神沉沉地望着他,认真道:“不是我吃亏,是你吃亏。”
你自己吃的亏,要自己讨回来。
清元一愣,道:“是这样。”
他与陆云岫分别,陆云岫系的披风呈青蓝之色,行走之间如一汪流动的静水,清元收回视线,对着战战兢兢地簇拥着他的一众手下说:“走吧。”
这件事对于陆云岫与清元来说是过去了,可对于八皇子来说却远远没有过去。
八皇子马上就带着搜罗来的有名医者来清元的院中请罪,口口声声都是他虽有错,但当误之急是医治皇叔的伤,若真因为治疗不及时而让皇叔留下后患,那才真是万斯难辞其咎。
清元没有理会他。
任他在院外求罪。
不知从何处来的王府亲卫把守住了清元的院门,让八皇子寸步不得进,连踮起脚看一眼的可能都没有。
很快这件事就在清江之地传开,民间议论纷纷,流言还往清都发展。
八皇子眼看连清元的面都见不到,就越来越着急,可着急也没什么用,他不可能强闯清元的院子,不知道清元的真实情况,他根本不敢轻举妄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八皇子越来越焦急,从一开始的智珠在握,把握十足,到之后的进退两难,咬牙强撑,到最后的焦急万分,言行失距,只用了短短三天的功夫。
八皇子再也不复一开始的深沉与自负模样。
他整日整夜地站在清元的院子前,将自己站晕了才真正的见到了清元。
之所以会如此心急,是因为玉京的太后与皇帝已经知道了这件事。 ↑返回顶部↑
就如同他执掌帝位三十余年的父亲一般,威严不可直视。
清元是太后的老来子,也是先帝的老来子,哪怕并非先帝的最后一个儿子,也极得先帝宠爱。
在他诞下后,太后原本摇摇欲坠的皇后之位便稳固了下来,连原本在吴王的攻势下岌岌可危的太子的情况也有所好转。
因为这,吴王一脉对这位年幼的嫡子极为的仇视。
毕竟人老了,就会格外看重血脉亲情,连皇帝都不会例外,难保老皇帝就不会为了让幼子一世富贵无忧,而选择让太子继承皇位。
所以在老皇帝六十大寿,宫中忙乱,众人防备不周之际,吴王一脉悍然对年幼的十七皇子出手。
这一次出手让十七皇子九死一生,差一点就没活过来,也算他还有些运气,最后闯过了这次死劫,可就算是如此,也伤了元气。
太子一脉借此对吴王发难,可老皇帝最后还是偏袒吴王,高高拿起轻轻放下。
皇后见此,彻底绝望,为了让小儿子不至于夭折在越来越激烈的夺嫡之争中,她决意将小儿子送出,入玄真道修道,以三清之威严来保小儿子的命途,同时也借道门的医术来让小儿子恢复元气。
老皇帝因为愧疚,最后同意了皇后的决断,同时还在幼子被送离玉京之时,封幼子为王,同时将清都以南那一片极为富庶的地方划分给他为封地。
同时,老皇帝对吴王也开始慢慢冷下心来,而这也是之后吴王会在疯狂之下发动兵祸的开端。
一饮一啄,自有天定。
陆云岫不清楚这段旧事,她站在岸边,看清元一指她侍女手中的披风,然后不情不愿的系上。
“不会让你吃亏的。”清元说。
陆云岫眼神沉沉地望着他,认真道:“不是我吃亏,是你吃亏。”
你自己吃的亏,要自己讨回来。
清元一愣,道:“是这样。”
他与陆云岫分别,陆云岫系的披风呈青蓝之色,行走之间如一汪流动的静水,清元收回视线,对着战战兢兢地簇拥着他的一众手下说:“走吧。”
这件事对于陆云岫与清元来说是过去了,可对于八皇子来说却远远没有过去。
八皇子马上就带着搜罗来的有名医者来清元的院中请罪,口口声声都是他虽有错,但当误之急是医治皇叔的伤,若真因为治疗不及时而让皇叔留下后患,那才真是万斯难辞其咎。
清元没有理会他。
任他在院外求罪。
不知从何处来的王府亲卫把守住了清元的院门,让八皇子寸步不得进,连踮起脚看一眼的可能都没有。
很快这件事就在清江之地传开,民间议论纷纷,流言还往清都发展。
八皇子眼看连清元的面都见不到,就越来越着急,可着急也没什么用,他不可能强闯清元的院子,不知道清元的真实情况,他根本不敢轻举妄动。
随着时间的推移,八皇子越来越焦急,从一开始的智珠在握,把握十足,到之后的进退两难,咬牙强撑,到最后的焦急万分,言行失距,只用了短短三天的功夫。
八皇子再也不复一开始的深沉与自负模样。
他整日整夜地站在清元的院子前,将自己站晕了才真正的见到了清元。
之所以会如此心急,是因为玉京的太后与皇帝已经知道了这件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