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月(2 / 3)
山下隐隐传来那群人论道的声音,虽然听不真切,却依然能感觉出他们的激动与愉悦。
陆云岫听着自风中传来的声音,眼神明暗莫测。
七年前,也是这样的声音,也是这样一场论道会。
她被逼离玄水观,接回陆府的论道会。
陆云岫,陆氏嫡长之女,被陆氏老家主称作“慧至如此,陆氏难留”的陆氏明珠。
可就算是如此,就算是身份尊贵如此,得名声如此,在陆氏逼她回府,并开出一场论道会以明谋相逼时,陆云岫还是不得不进场,不得不如他们的意,回陆氏。
那时也是这样,满座的名士,满山的信众,与陆云岫坐而论道。
赢了,则是陆云岫天资非凡,道心通达,若不归陆氏,岂合伦理孝道?输了,则是纵学四年,亦不过如此,还不如早归陆氏,学习嫡女应学之术,以联姻助家族兴盛。
被陆氏老家主延请而来的信众与名士,严格的贯穿了陆氏老家主的意志,让陆云岫怒火中烧,却又无可奈何。
不出家,她就始终是陆氏中人,出家,陆氏又怎会应允?
阿娘为她争取来的四年自由时光,终要离她而去。
不得已,陆云岫只能归府,而在离开玄水观,离开清都之时,她便只能弹奏一曲,以此与友人告别。
而她的友人,便是在那时与她合奏一曲,成就她“九天垂露,声动清都”之名。
往事历历在目,陆云岫眼中显现出玉京浮华景象,那时,她以为,回玉京,好歹能看到阿娘,能在阿娘身怀有孕时帮一帮她,熟料……
耳边似有簌簌的松风回响,好像一曲无名的琴音。
陆云岫从怔愣中回过神,回过头,果然看到清元席地而坐,手中有悠扬琴音流出。
陆云岫听着那散乱而随意的琴音飘荡,身体一顿,她手中的紫竹箫也不再摇晃,而是定在原地,好似被山顶一只偷溜而走的耗子施了定身术。
这时就看到清元停下手,手中曲调消失,然后又清淡而随意地说道:“何必如此不悦,人生在世,娱人娱己,娱己为重,这还是你自己之言,你都不记得了吗?”
陆云岫:“不记得了。”
清元抬头,看她一眼,眼神如凉凉之水,却又被太阳泼上温度:“那便重新记起来。”
他手中动作继续,这一次,琴曲不再毫无章法,而是变得有序而谨然起来。
陆云岫听着那逐渐向远山而去的琴音,不知何时,执起手中的竹箫,慢慢的和了起来。
幽然而静美的琴音缓缓地飘荡开来,合着萧萧的孤高的箫音,让远山都好似笼罩在一种孤高的意境中,难以自拔。
就犹如山外幽幽竹林,有一束无拘无束的风吹过,却被那清脆的尖细的竹叶所挽留,最后被留在林间,如一张温柔的纱一般,被缠绕,被束缚,再不得离开。
似有明月冉冉升起,自那竹林中,自那松风间,皎洁孤高,不吟不歌。又有情韵飘过,却须臾即散,丝毫不能遮那月华,掩那月光。
琴音不知何时就变了,从原先的孤寂的,幽冷的,转而为了另一种孤高却又皎洁堂皇的,仿佛一洗其中冷漠与清冷,变得超脱而淡然。
这不是幽篁,这是逐月,或者说,与幽篁相合的逐月。
冉冉的琴音似有若无的飘散,飘荡到了松枝之上,飘荡到了山崖之下,到了喧闹的鹤台中,让那正专注的论着道的人都眉头紧锁,似有所疑。
飘来的琴声太过飘忽,听不太真切,却意外的吸引着人的注意力。
渐渐的,沉迷于论道之中的人都醒转了过来,朝着山顶之上望。 ↑返回顶部↑
陆云岫听着自风中传来的声音,眼神明暗莫测。
七年前,也是这样的声音,也是这样一场论道会。
她被逼离玄水观,接回陆府的论道会。
陆云岫,陆氏嫡长之女,被陆氏老家主称作“慧至如此,陆氏难留”的陆氏明珠。
可就算是如此,就算是身份尊贵如此,得名声如此,在陆氏逼她回府,并开出一场论道会以明谋相逼时,陆云岫还是不得不进场,不得不如他们的意,回陆氏。
那时也是这样,满座的名士,满山的信众,与陆云岫坐而论道。
赢了,则是陆云岫天资非凡,道心通达,若不归陆氏,岂合伦理孝道?输了,则是纵学四年,亦不过如此,还不如早归陆氏,学习嫡女应学之术,以联姻助家族兴盛。
被陆氏老家主延请而来的信众与名士,严格的贯穿了陆氏老家主的意志,让陆云岫怒火中烧,却又无可奈何。
不出家,她就始终是陆氏中人,出家,陆氏又怎会应允?
阿娘为她争取来的四年自由时光,终要离她而去。
不得已,陆云岫只能归府,而在离开玄水观,离开清都之时,她便只能弹奏一曲,以此与友人告别。
而她的友人,便是在那时与她合奏一曲,成就她“九天垂露,声动清都”之名。
往事历历在目,陆云岫眼中显现出玉京浮华景象,那时,她以为,回玉京,好歹能看到阿娘,能在阿娘身怀有孕时帮一帮她,熟料……
耳边似有簌簌的松风回响,好像一曲无名的琴音。
陆云岫从怔愣中回过神,回过头,果然看到清元席地而坐,手中有悠扬琴音流出。
陆云岫听着那散乱而随意的琴音飘荡,身体一顿,她手中的紫竹箫也不再摇晃,而是定在原地,好似被山顶一只偷溜而走的耗子施了定身术。
这时就看到清元停下手,手中曲调消失,然后又清淡而随意地说道:“何必如此不悦,人生在世,娱人娱己,娱己为重,这还是你自己之言,你都不记得了吗?”
陆云岫:“不记得了。”
清元抬头,看她一眼,眼神如凉凉之水,却又被太阳泼上温度:“那便重新记起来。”
他手中动作继续,这一次,琴曲不再毫无章法,而是变得有序而谨然起来。
陆云岫听着那逐渐向远山而去的琴音,不知何时,执起手中的竹箫,慢慢的和了起来。
幽然而静美的琴音缓缓地飘荡开来,合着萧萧的孤高的箫音,让远山都好似笼罩在一种孤高的意境中,难以自拔。
就犹如山外幽幽竹林,有一束无拘无束的风吹过,却被那清脆的尖细的竹叶所挽留,最后被留在林间,如一张温柔的纱一般,被缠绕,被束缚,再不得离开。
似有明月冉冉升起,自那竹林中,自那松风间,皎洁孤高,不吟不歌。又有情韵飘过,却须臾即散,丝毫不能遮那月华,掩那月光。
琴音不知何时就变了,从原先的孤寂的,幽冷的,转而为了另一种孤高却又皎洁堂皇的,仿佛一洗其中冷漠与清冷,变得超脱而淡然。
这不是幽篁,这是逐月,或者说,与幽篁相合的逐月。
冉冉的琴音似有若无的飘散,飘荡到了松枝之上,飘荡到了山崖之下,到了喧闹的鹤台中,让那正专注的论着道的人都眉头紧锁,似有所疑。
飘来的琴声太过飘忽,听不太真切,却意外的吸引着人的注意力。
渐渐的,沉迷于论道之中的人都醒转了过来,朝着山顶之上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