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梦(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陈庞觉得自己似乎漏掉了什么,半响,一拍脑袋,“李湛,你相思的小美人莫不是……”
  他声音太大,李湛赶紧起身用手捂住他,低声道:“是,你莫要声张。”
  见他安静下来,才坐回位置,缓缓道:“我半年前在上元节见过她,那时不知她是谁,今日见到,实属惊喜,你莫大声,我一会儿着人去探探她的情况。”
  他说话时,一脸难掩的爱意,即惊喜又羞涩。
  花糕摆上桌时,两人迫不及待挨个尝了过去。陈庞吃了两个,觉得还好,没有甚特别之处,与他家的厨娘子手艺比起来,也就好一点点。
  而李湛却不同,每尝一块,便点头称赞一番,仿佛吃的是人间美味。
  陈庞好笑,打趣道:“何至于如此夸张?不就是几块糕点么。”
  李湛斜睨了他一眼,“你不懂。”
  这些可是那双手亲自做的,自然好吃。
  陈庞确实不懂,看着他如此陶醉的表情,觉得好笑。这位睿王世子平日里端着一派谪仙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如今陷入男女情爱中,竟也不能免俗,吃块糕点也能吃出情人西施来。
  花糕太多,两人吃不完,赏给下人,李湛又舍不得,于是吩咐打包带回去,晚上他继续吃。
  不久后,对面小摊又来了一位妇人,那妇人正与小姑娘聊天。
  此妇人正是阮卿的母亲吴氏,桥塘街的邻居们皆称她为吴大娘子,吴氏与丈夫在这条街上卖花糕已经十二年了。街坊邻居互相熟悉,糕点做得也好吃,这些年来生意还不错。她的女儿阮卿也乖巧知礼,深得大家的喜欢。
  吴大娘子今日去西市称了几斤猪肉,她拿出一块半肥半瘦的递给阮卿,道:“阮儿,你先家去吧,顺便把这个给王大娘送去。”
  现在已经是日落西山,吴大娘子过来接手摊位,便让阮卿回家去做饭。回去的路上会经过王大娘家,就在胡同口,王大娘腿脚不好,通常会顺便给她带些东西。
  阮卿跟王大娘也很熟,说起来,两家关系颇为亲密,王大娘是长安本土人士,从小就居住在这里。十二年前,阮家搬来长安时,人生地不熟,还是王大娘热情的给她们许多帮助,这一来二去的,便熟悉了。后来,十年前王大娘的男人死了后,她一个人带着儿子生活艰难,阮家也时常照拂她们娘俩。直至四年前,王大娘的儿子王顾知去参军,每年给她稍了月利银钱,日子才宽裕些。
  王大娘的儿子王顾知,比阮卿大四岁,今年十七,算是阮氏夫妇看着长大的,他为人赤城正派,老实勤奋,模样也长得好,实属难得的好儿郎。又是与阮卿一起长大,两人算是青梅竹马。因此,两家也暗自有意结亲,只等王顾知今年回乡探亲,便提亲事。
  对于父母的安排,阮卿也知晓,她对这门亲事是极满意的。从她晓事起,便一心倾慕王顾知,两人也互相有意,私底下便已互赠信物,私定终身。
  她早已将王大娘看做未来的婆婆,因此,帮王大娘做事非常热情积极。平日里也常常帮她做些缝补衣物之类的活儿。
  她来到胡同口,敲门:“大娘在吗?我是阮卿。”
  片刻后,王大娘开门,见到她喜笑颜开,“阮儿过来啦,快进来。”
  她接过猪肉,拉着阮卿往堂屋里去,阮卿不让她忙,抢过猪肉跑进厨房放在灶台上,又出来说道:“大娘今日腿好些没?顾知哥哥不在,您有啥重活叫我哥哥来帮忙,别自己累着。”
  平日劈柴打水皆是由阮景阮卿兄妹俩帮着做,这会儿,阮卿在水井边打水,将厨房水缸灌满。
  王大娘见她做事麻利,心中欢喜,但又舍不得她辛苦,便拉她回堂屋,“水还够用,你无需操心,大娘做了些吃食,你等着,我给你拿去。”
  王大娘有一双巧手,小食做得甚好,以前腿脚还利索时,便也常做拿去阮家摊子上卖,如今腿脚不便,偶尔只能做些自己吃。
  她拿了一个大碗出来,“这些你吃着,厨下还有,回头给你爹娘也带些去尝尝。”
  “好勒。”
  阮卿也不客气,拿起碗就吃起来。她吃东西秀秀气气,小口小口的细嚼慢咽,配上她这副清水芙蓉的面庞,气质神韵像个大家闺秀似的,让人看着养眼。
  阮卿吃完也不久留,她还要回去做晚饭,于是告辞了王大娘便匆匆回家。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