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 谢家金堂(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爹说得是,”李铮道,“世事难料,若这次爹果真代皇上封禅,咱们一家势必会回到京中,到时候,便再没有如今一般的散漫日子了。”
  金堂听着这话,心里乱糟糟的,又悄悄爬回榻上。
  姐夫回到京城,便是要正式掺和进争权夺位的旋涡里。凭着姐夫的身份,若不能成为最后赢家,只怕这辈子连带着后人都不能安生。
  而自己呢,金堂心想,胸无大志无妨,但是让姐夫他们在这样的情形下还为自己担心,他自己心里便已然过不去。
  何况他一向和姐夫一家要好,自己又没什么本事,万一被人拿住,当威胁姐姐姐夫的把柄,那他岂非罪过大了?
  金堂是等李铮两个走了之后才起来的,他揉着眼睛装作什么都没听见的模样走了出来。
  这日下午,李恪再考金堂时,便明显感觉到,金堂对于学习上的事情主动多了,也认真多了,甚至不需要说,便自己给自己加了一页题做。
  李恪心里跟明镜似的,却还夸道:“今日不错。”
  金堂听得心里十分羞愧,他分明还能做得更好,只是早前已经懒成了习惯,总想着取巧。
  不过此后,金堂对待学习倒是越发认真。虽然还保持着从前的作息没有更改,但他的态度,已经从根本上开始变了。
  -
  很快又过去一旬,金堂学得惫懒,难得回了府里,却连手指头都不想抬一抬。
  青梅见状笑道:“少爷您早些时候不是还说要把四书再从头背上一边吗,怎么今儿回来,反倒又不背了?”
  “家里的高床软枕使我懒惰,”金堂紧紧抱着自己的枕头道,“太舒服了,我哪里还看得进去书。”
  “少爷您在河下村的屋子,和在府里的屋子都是一样收拾布置的,”青梅无奈道,“可没有半分区别。”
  金堂看着青梅,认真的想了想道:“可这是在家,那儿又不是家啊。”
  金堂其实也不大能说的明白,只是他到了家里,往往就不如在河下村时有干劲。
  金堂见青梅走了,抱着枕头翻个身,准备继续睡,只是不知道怎么回事,他就算闭着眼什么都不想,也清醒得很。
  金堂又躺了半个时辰,才乖乖起身。
  是谁说养成一个习惯要二十八日的?金堂心道,我这才过了十来日,早晨便睡不着了,若真是成了习惯,那也太快了。
  金堂才梳洗完,正在用早饭,金堂就瞧见墨书从外头跑了进来。
  “出什么事儿了,这么急,”金堂一手夹着包子,一面看着墨书。
  墨书喘匀了气,便道:“方才有一队使者模样的人去殿下那边了,我瞧旁人叫为首那人张公公。”
  “什么?”金堂把包子往碟子里一放,扔下筷子就往外走。
  “少爷,您往哪儿去!”青梅瞧见金堂没吃几口东西,忙跟出来,就这么片刻功夫,金堂就没了踪影。
  金堂跑到书房外头时,李铮正亲自送了一队人出门,打头的那个金堂认识,是皇帝身边跑腿的太监。旧日在京城时,金堂见过他。
  金堂领着墨书躲在旁边的假山里,避开这些人,才进了书房。
  “这真是,”书房里,李钺气得来回踱步,“这都立冬了,才来这么道旨意,还是随意打发了个小太监过来!”
  “够了,”李恪面上倒没显出什么,他瞧见门边站着的金堂,对他招了招手道,“进来吧。”
  “姐夫,”金堂踮起脚,看了一眼桌上铺着的圣旨,没出他所料,是叫李恪即日启程,和泰山封禅的队伍会和,代表皇帝主祭的话。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