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176节(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保安道:“你也可以这么理解。”
  “你也是中国人吧?”李谕问道。
  保安说:“对啊。”
  “你在这当个看门狗,竟然拦中国人,你不觉得羞耻吗?”李谕说。
  “你骂谁哪!你才是狗!”保安大声说道,“反正就是必须洋大人牵着才能进去!”
  李谕问道:“你知道我是谁吗?”
  保安说:“我管你是谁,我的职责就是防止闲杂人等随意进入。这里距离码头太近,动不动有乞讨的中国人跑进去,所以饭店才有这条规定。”
  “靠!”
  李谕感觉碰到了个傻子。
  不过想想也是,虽然李谕已经有了不小的名气,但知道他的绝大多数是识字的,而现在整个中国认字的人能有多少,更多的人压根不知道李谕的存在。
  又或者说,大部分国人除了知道县太爷和皇帝,居住地之外的人基本都不认识。
  之前庚子国难,八国联军把京津两地搞得一片狼藉,不少农民逃难,跑到了相对安全的租界。
  想不到才没多久,就有不少洋人场馆设下奇葩规定。
  李谕曾经在电视上见过所谓的“中国人与狗不能入内”的耻辱招牌,没想到还真让他碰上。
  关键就在国人地盘上。
  最可悲的是,拦他的竟然是个中国人!
  歧视不可怕,来自同胞的异样眼光伤害才最大。
  李谕要不是要赴约,早就扭头走了,只好再忍着解释一下,但还没等他说话,又有两个乞讨的儿童走了过来,对着保安说:
  “老爷,行行好,有没有剩饭?赏给我们两口。”
  保安不胜其烦:“今天都第三遭了,烦不烦!你们不要耽误饭店做生意!”
  年龄稍大的儿童说:“老爷,您就光让我弟弟吃两口行不行?我们都饿四天了,实在受不了了!”
  “快滚开,快滚开,要是洋大人看见了,连我都要一起责罚!”保安立刻驱赶他们。
  李谕这下子也不想解释自己到底是谁了,解释这个保安也不见得能听懂,还以为自己是在忽悠他。
  李谕四处看了看,远处沿街好像有个包子铺,于是对两个小乞丐说:“走,我带你们吃包子。”
  天津的海河已经在三年前得到了疏浚,沿着运河与海河过来的人不少,但受庚子事变的影响,他们的生活很困难,乞丐很常见。
  两个小乞丐立刻对李谕说:“您是大老爷,您是大老爷!”
  李谕叹了口气,没有多说,带着他们来到包子铺。
  抬头看到是“德聚号”的招牌,那么说,这里即便不是高贵友最先创办的狗不理包子铺,至少也是他的分铺。
  高贵友已经经营了几十年包子铺,他的包子在天津也早就打响了名号。就连袁世凯在天津编练北洋新军时都知道他的包子。
  这个时代没有广告宣发,能做到街头巷尾人尽皆知很不容易,完全是靠真本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