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246节(3 / 4)
李谕说:“左丞可以尽快去东北一看,趁着形势尚且明朗。”
“尚且?”徐世昌说。
“是的!将来一旦日俄开战,地点只能是在东北地区,我们迁移的民众,极有可能受到迫害。”李谕道。
徐世昌讶道:“帝师,这种话可不能随便说!日俄两国一旦开战,岂不就是两虎相争,两败俱伤?能有什么好处?”
徐世昌还是明白情况的,也没有一味贬低日本,毕竟在北洋待过,对时局的判断准确一些。
李谕说:“好处当然是东北。总之城门失火,必然殃及池鱼。战火之下,附近居民将受到极大冲击,我想日俄的军队根本不会在乎我们的国人生死安危。”
徐世昌后槽牙咬了咬:“帝师说得有道理,我会尽快修书给辽西练军都督,尽快组织民众撤离周边地区。”
此时的辽西练军都督姜桂题,也是北洋的人,徐世昌能够使唤得动。
李谕拱手道:“左丞高义!”
徐世昌叹道:“生灵涂炭,谁又想屡屡看到。”
徐世昌话音刚落,午宴便开始了,戏台上传出了戏曲的声音。
载振跟随着嘴里哼起戏曲,学着戏台上的样子,走了几个武生步,立在原地,口中喝了一声:“逮!”
四周祝贺的官员们立刻齐声欢呼:“好!”
第二百七十三章 商业探讨
徐世昌无心听戏,拉着李谕到了一角清静的地方。
“帝师,本人还有一些小小的请求。”徐世昌说。
李谕道:“左丞但讲无妨。”
徐世昌说:“我们已然成立商部,但如今只是管辖铁路矿务之事,京津地区仅有的一些企业也多为官督民办,纯粹的民办企业很少。我听闻帝师在美国设立了公司,我想帝师是否也可以在京津地区开设工厂,作为表率?”
唐文治也提到:“我们已经奏请朝廷,尽快通过关于创办公司的律法。此事已经过尚书同意,我想朝廷会尽快正式颁发。”
清廷在1904年初就会颁布《公司律》,算是开了近代公司立法先河。
虽然相比列强着实太晚,但总归是通过了点实用的政令。
这部《公司律》在一些条文上比较粗糙,最关键还没有确立非常核心的“法人”概念,比较有局限性。
直到十年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重新颁发了更完善的《公司条例》,才算让公司法更加可靠。
所以现在还算不上严格意义的法治理念下的公司,但有了徐世昌等人的托底,李谕倒是不必有太多顾虑。
李谕说:“我在美国的ly公司,目前主要生产汽车关键零部件、各种系统单元,以及更加有技术含量的无线电设备,现在国内恐怕还无法展开。不过我会加快培训人手,尽早在国内设立公司。”
本来这就是李谕以后要做的。
徐世昌说:“帝师生产的都是洋人那些高深东西,有没有更加接地气的?”
李谕想到如今凄惨的民间,于是说:“我会设法做一些关于食品的公司,救助一下乡亲。”
徐世昌眼前一亮:“好主意!”
李谕想到的东西很简单:方便面和味精。 ↑返回顶部↑
“尚且?”徐世昌说。
“是的!将来一旦日俄开战,地点只能是在东北地区,我们迁移的民众,极有可能受到迫害。”李谕道。
徐世昌讶道:“帝师,这种话可不能随便说!日俄两国一旦开战,岂不就是两虎相争,两败俱伤?能有什么好处?”
徐世昌还是明白情况的,也没有一味贬低日本,毕竟在北洋待过,对时局的判断准确一些。
李谕说:“好处当然是东北。总之城门失火,必然殃及池鱼。战火之下,附近居民将受到极大冲击,我想日俄的军队根本不会在乎我们的国人生死安危。”
徐世昌后槽牙咬了咬:“帝师说得有道理,我会尽快修书给辽西练军都督,尽快组织民众撤离周边地区。”
此时的辽西练军都督姜桂题,也是北洋的人,徐世昌能够使唤得动。
李谕拱手道:“左丞高义!”
徐世昌叹道:“生灵涂炭,谁又想屡屡看到。”
徐世昌话音刚落,午宴便开始了,戏台上传出了戏曲的声音。
载振跟随着嘴里哼起戏曲,学着戏台上的样子,走了几个武生步,立在原地,口中喝了一声:“逮!”
四周祝贺的官员们立刻齐声欢呼:“好!”
第二百七十三章 商业探讨
徐世昌无心听戏,拉着李谕到了一角清静的地方。
“帝师,本人还有一些小小的请求。”徐世昌说。
李谕道:“左丞但讲无妨。”
徐世昌说:“我们已然成立商部,但如今只是管辖铁路矿务之事,京津地区仅有的一些企业也多为官督民办,纯粹的民办企业很少。我听闻帝师在美国设立了公司,我想帝师是否也可以在京津地区开设工厂,作为表率?”
唐文治也提到:“我们已经奏请朝廷,尽快通过关于创办公司的律法。此事已经过尚书同意,我想朝廷会尽快正式颁发。”
清廷在1904年初就会颁布《公司律》,算是开了近代公司立法先河。
虽然相比列强着实太晚,但总归是通过了点实用的政令。
这部《公司律》在一些条文上比较粗糙,最关键还没有确立非常核心的“法人”概念,比较有局限性。
直到十年后,民国时期北洋政府重新颁发了更完善的《公司条例》,才算让公司法更加可靠。
所以现在还算不上严格意义的法治理念下的公司,但有了徐世昌等人的托底,李谕倒是不必有太多顾虑。
李谕说:“我在美国的ly公司,目前主要生产汽车关键零部件、各种系统单元,以及更加有技术含量的无线电设备,现在国内恐怕还无法展开。不过我会加快培训人手,尽早在国内设立公司。”
本来这就是李谕以后要做的。
徐世昌说:“帝师生产的都是洋人那些高深东西,有没有更加接地气的?”
李谕想到如今凄惨的民间,于是说:“我会设法做一些关于食品的公司,救助一下乡亲。”
徐世昌眼前一亮:“好主意!”
李谕想到的东西很简单:方便面和味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