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324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谕叹道:“只能用它来取代鸦片的地位了。”
  唐绍仪脑子很快,旋即想明白了李谕的思路,于是问道:“卷烟的危害比大烟小?”
  李谕说:“甚至比你手里抽的雪茄都要小一点,但危害还是存在的。”
  李谕其实已经说出了最关键的一点。
  剩下的唐绍仪自己就能想到,自然是让一个危害小一点的能取代大烟的东西来上位,既不会影响税收,又不至于成为毒品。
  “我明白了!”唐绍仪说,“疏才兄弟,你真不愧是帝师,能想出来这么绝妙、两全其美的法子!”
  李谕无奈道:“哪是什么两全其美,最多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从历史上看,真正将鸦片驱逐出市场的,的的确确就是烟草的出现。
  说白了,烟草其实跟鸦片是一路货色,也是一种软性毒品,有成瘾性,也伤害健康。
  但烟草一来相比大烟危害程度要低得多;
  二来,烟草的大规模种植,对财政的贡献可能更大。
  这就使得朝廷禁止鸦片最重要的理由——税收,有了完美解答。
  至此,鸦片才可能开始被全面禁止。
  说一千道一万,你能指望清政府或者民国政府达到建国后那种极为坚决的禁毒力度?
  简直开玩笑,太看得起他们了。
  所以李谕想到了这个曲线办法。
  反正鸦片真正被禁止,不是靠别的,正是烟草抄了它的后路。
  如果没有烟草的大规模推广,也许鸦片流传的时间会更长、范围更广。
  唐绍仪激动道:“疏才兄弟,你不知道,袁大帅正想着再联合群臣上奏折,考虑推行《禁烟条例》,只是没有考虑好后续策略。你真是帮了袁大帅的大忙!”
  历史上,要到两年后,也就是1906年,清廷才真正下旨颁布《禁烟十条章程》。
  紧接着1907年与英国签署了《中英禁烟条约》。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因为鸦片开启中国近代史,到1907年终于通过正式禁烟条款,鸦片这个该死的东西在中国存活时间已经太长太长。
  早就该滚粗!
  然后1909年左右,清廷参加了万国禁烟会议,获得了国际的支持。
  英国同意在未来十年根据清政府的禁烟情况逐步减少印度鸦片的输入。于是乎,清廷禁烟的外部困难得到了较为妥善的解决。
  当然了,这些事情越早推行越好!
  唐绍仪立刻就用李谕家里的电报机给在天津的袁世凯发去了电文,汇报情况。
  发电报的空当,李谕对王伯说:“你和赵谦去东交民巷的洋行,买几包卷烟,给你儿子先用上。”
  王伯高兴道:“卷烟?能够治疗他的毒瘾?”
  李谕说:“应该会有效,但也不能完全放弃‘干戒’的手段。卷烟不过是过渡手段,用数学里的话,这叫做代换与化简。把困难的问题先变成一个较容易的问题,然后再想办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