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在晚清的乱世理工男 第72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谕对这个领域不是很了解,只知道是测量光速的。
  坐在他旁边的迈克尔逊却越听越震惊。
  罗伊讲完后,会长海耳说:“下面有请科学院院长迈克尔逊先生上台!”
  迈克尔逊缓缓站起身,看了眼手里的演讲稿,最终还是放在了身前的小桌子上,并没有带上讲台。
  来到台上,迈克尔逊淡淡一笑,说:“我没有什么好讲的了,只希望诸位年轻一代在科学之路上走得更远!”
  在大家惊讶的眼光中,迈克尔逊转身回到了座位。
  李谕疑惑道:“院长今天不舒服?”
  迈克尔逊苦笑道:“刚才那个年轻人的干涉仪,比我的优秀好几倍。原来我已经落伍了,该退役了。”
  刚看完普朗克退休,此时又见到迈克尔逊主动退位,一个时代真的落幕了。
  李谕说:“院长做得已经足够多。”
  “以后也做不了什么了。”迈克尔逊声音中还是难掩伤感。
  ——
  现在从洛杉矶开往上海的轮渡有了时速稍快的客船,但还是花了接近十多天才抵达。
  两年前,已经有人完成了环球飞行,是美国陆军航空队赞助的。他们准备极为充分,一共有四架飞机参与,最终有两架飞机完成了环球飞行。整个过程持续了175天,其中飞行时间为15天多。
  看得出此时的远程飞行还是很难的,所以民航开通洲际航线得等上好多年。
  抵达上海港后,李谕看到托运的三艘轮船已提前抵达,码头上有人好奇地参观。
  李谕站在高处看了看就发现了想找的人———卢作孚。
  负责随船看管的几个华工望见李谕后,立刻对卢作孚说:“船是李老板的,他过来了。”
  卢作孚转过身,惊讶道:“李大学士!”
  “你好。”李谕说。
  卢作孚忙不迭做了番自我介绍:“本人民生公司卢作孚。”
  “你似乎对这三条船很感兴趣?”李谕说。
  “对的,我就是来上海买船的,”卢作孚说,“本来以为是哪家美国航运公司的船,没想到竟是先生您的。”
  “内河航运好做吗?我听说现在竞争非常激烈。”李谕说。
  “属实激烈,但不见得没有成功的可能。”卢作孚说。
  “光我知道的,就有好几家洋人的航运公司。”李谕说。
  “和他们正面竞争自然不利,但这一年我们采取“避实就虚、人弃我取”的方式取得了很不错的业绩,”卢作孚有些自豪地说,“既然别家都拥挤在货运上,我们就从客运开始;而大家重视长线,我们就做短线。所以仅仅一年,我们的股本就增加了一倍,达到10万元,还对股东进行了分红。”
  卢作孚是个经商天才,三十年代,罗家伦曾请他去大学里讲工商管理。一开始卢作孚不想去,对罗家伦说:“我只有小学文凭,怎么敢在大学堂一众天之骄子面前讲演?”
  罗家伦说:“以您在商业上的成就,放眼全国敢说在您之上的也不超过两手之数!”
  然后卢作孚就在大学讲了课,还有一本《工商管理学》传世。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