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416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只是不管如何,此事与我们不相干,埋头筹谋科举,等待江左学子抢占进士席便是。”
  他举杯饮酒,洒脱的模样却无法打消众人的担心。
  在座之人,谁不是千军万马之中杀出的佼佼者?
  下东洋一事,表面上是东宫想做,但实际上明明是金台之上的那位想做。
  这父子同心,想要阻止下东洋及后续的下西洋,着实太难了。
  不过解缙说的也没有问题,这件事情终归是那朝廷与江东、闽浙等地商帮的事情,与他们江左不相干。
  与其担心这个,不如想想怎么谋划下次科举的进士空缺。
  不管那对父子再怎么厉害,他们终归还需要人办事,而掌握知识的他们,便可以趁机掌握要职。
  思绪此处,群臣纷纷举杯,从政务聊到了诗词歌赋上。
  倒是在他们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时候,朱高煦所派出的胡纶也带来了关于沿海走私的大致消息。
  烛火飘零,受限于时代,即便是作为太子居所的春和殿也显得昏黄。
  扫视手中文册,坐在位置上的朱高煦眉头紧皱。
  在他面前,被赐座的胡纶则是等待朱高煦开口,不过他也知道,自家殿下恐怕没那么快开口。
  “这事情的复杂,确实超过了我的预期,但还算在可控范围内。”
  一刻钟过去,朱高煦放下文册,揉了揉眉心。
  他早就知道大明边塞开始走私,而江南自然也会利用海路走私商品,赚取暴利。
  只是他没想到,江南居然已经出现了类似商帮的民间组织。
  在畅谈江南商帮和走私之前,还得从大明的朝贡体系开始了解。
  首先,大明的朝贡贸易不止有官营贸易,还允许官方组织的民间贸易。
  例如,大明对朝鲜的态度还算不错,所以在朝贡贸易之外,还有着使臣的民间贸易活动。
  朝鲜国的使臣,往往会在朝贡时特意携带诸多特产来到大明进行贸易。
  这样的情况,从洪武三年就开始,到眼下已经规模不小了。
  按照朱高煦这几天了解的情况来看,如果朝鲜使臣准备向大明进贡一车货物,那么他们就会带着十车私人物品到大明进行贸易。
  这个现象让大明的大臣看不过眼,因此每次朝鲜进行朝贡,总有官员会上奏弹劾,认为应该收取他们商税。
  不过这种上疏通常会遭到朱元璋的拒绝,理由是朝鲜王朝偏远小国,长途跋涉来到天朝上国不容易,不用过于计较。
  如此一来,朝鲜使臣们的私人贸易也愈发频繁,并很快被朝鲜的国主们盯上。
  很快,朝鲜国主就掌握了使臣们私下贸易的情况,并在暗中交代,让使臣们购买大量的违禁货品,这其中就包括了弓箭所用的弓角。
  弓角作为违禁品,大明通常会在朝贡贸易中设置定量,所以朝鲜国主们才会特地命令给使臣,让他们通过走私的方法,把朝鲜需要的弓角给购买回来。
  不过,因为宫廷钱粮不足,所以朝鲜使臣大多时候会选择和朝鲜富商合作进行走私贸易。
  为了获得资格,朝鲜很多富商也会通过贿赂的方式,把自己人安插进使团当中,与使团官员一起去往大明,然后打着朝鲜使臣的名义和大明民间的商人进行走私贸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