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41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样一来,朝鲜使臣可以从中获取私利,朝鲜国可以获得大量求而不得的违禁品,而朝鲜商人可以通过走私贸易大赚一笔。
  这种事情听上去,似乎只是朝鲜一家的做法,但实际上这样的做法却充斥在大明贡体系下的任何国家,也包括了大明自己。
  大明派使臣前往出使的同时,他们也同样在进行走私贸易,只是消息很少出现在皇帝面前罢了。
  不过相比较朝鲜的走私,大明的走私就有些明目张胆,且规模庞大了。
  从元代开始,由于元朝的放养式管理,因此色目商人在贸易过程中将大量白银、铜钱流出。
  见色目商人这么做没有遭到处罚,并且还赚取了大量利益,因此大量沿海的汉人地主也开始效仿。
  不同色目商人,汉人地主们的走私从一开始的单打独斗,渐渐演变为了商帮模式。
  为了更好的走私,商帮通常会以政治献金的方式来贿赂江南官员,让他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样的情况,一直持续到了老朱拿下江南,建立大明才遭到官方打压。
  不过即便如此,沿海商帮依旧在走私路上狂奔,毕竟海贸的利益太大了。
  尽管没有美洲的金银涌入,但日本的白银,南洋的香料、珍珠、珊瑚等物都能带回大量利益。
  可是,眼下伴随着朝廷开始插手海外贸易,沿海海商的苦日子来了。
  限制于造船技艺,大部分海商都是用四百料到一千料左右的福船和马船来进行贸易,即便是一个商帮,也很难拉出上百艘这样的船只。
  也就是说,单从运力来讲,下东洋舰队的运力基本是几十个沿海商帮加起来的总和。
  下东洋舰队如果沿着日本、南洋、天竺跑一遭,那其它商帮就得饿肚子。
  这样的情况,也符合朱高煦对下西洋成果的印象。
  在他的记忆中,郑和下西洋一次性就带回了几十万斤香料,以及成箱的珊瑚珍珠。
  郑和七下西洋所带回的香料,直接让百官从永乐年间,一直领到了弘治年间才告馨。
  不难想象,郑和七下西洋到底带回了多少香料,让大明香料市场遭到了多么严重的打击。
  可以说不到三十年时间,把未来一百年的钱都给赚了。
  不过要不是这么做,估计永乐年间也没办法维持那么多大工程。
  好在现在朱高煦来了,大明对南洋的贸易,将会从简单的一锤子买卖,变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期买卖。
  只是在这之前,他得盯紧这些沿海商帮,最好掌握他们走私证据,等一个合适的时机,把他们连带被政治献金的那批官员一起打包带走。
  “盯紧他们,所有的罪证都存档,没有我的教令,任何人不得开启。”
  将复杂的海上走私情况了解后,朱高煦也开始对胡纶下令。
  胡纶一言不发的作揖应下,朱高煦见状也沉吟片刻,思考过后才开口道:
  “西厂的规模还得增加,最好从养济院之中挑选孤儿培养。”
  “东宫的府库还有十六万贯钱,你调十万贯先用着,总之北边给我盯好山东,南边给我盯好南直隶和闽浙,顺带监视江西吉安府的那群文官。”
  “臣领教。”胡纶应下,随后见朱高煦不开口,便自觉起身离去。
  待他离开不久,回避消息的亦失哈也走进了春和殿内。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