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61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以他的身份提出这种想法,不难看出,年轻力壮的新政派十分不满这两年朝廷限制招募吏员数量的做法。
  在他们看来,大明需要更多的吏员,而他们的家乡子弟难以科举为官,便只剩下走吏员这条道路。
  反正江南官绅一直歧视他们北方人,如今正好借助这个机会走入江南,好好收拾一顿这群家伙。
  朱高煦可以保证,一旦新政在江南推行,那即便不用他开口,新政派的官员与吏员们也会卯足了劲的去调查江南出身的官员们。
  但凡他们出现过原则性问题,新政派都会把他们往死里搞。
  南北矛盾始终是明初跨不过去的一道坎,想到这里,朱高煦就恨不得把赵宋那群皇帝和士大夫拉出来凌迟。
  一个“南人归南、北人归北”的政策,硬是分裂了南北二百多年,更别提三易回河那些各种糟蹋北方百姓和经济的操作了。
  尽管他想要江南官员遭受压制,却不想江南官员死绝。
  江南官员要真的被搞死,那新政派就有点一家独大的意思了。
  “若是以十税一的手段,如今天下六百二十余万顷耕地,起码能收获七八千万石田赋。”
  “据臣当初参加四川新政推行的经历,当初洪武年间所置胥吏水平低下,大多鱼肉百姓,更是发明出淋尖踢斛,库子,蒲篓,竹篓,口食……等各种层出不穷,盘剥百姓的手段。”
  “依靠这些手段,他们盘剥的田赋粮食足有数千万石之多,是以朝廷虽定额三千二百万石,胥吏却征收六七千万石,从而将大部分收入囊中。”
  “如此一来,朝廷成了小头,胥吏却成了大头。”
  “自新政在四川推行后,我等皆按照十税一的方式收取赋税,百姓反而减轻了负担,并且每年收到手的粮食都远超朝廷制定的定额。”
  “只是由于定额限制,这些收上来的粮食,都只能存储在乡镇的社仓内。”
  “时间一久,便是如微臣,也不由得会心生贪念……”
  “正因如此,臣才想询问陛下,究竟是执行十税一的新政,还是依旧按照洪武年间的定额。”
  王回将洪武年间的基层小吏称为胥吏,而称新政小吏为吏员,话语中满是对曾经小吏的鄙夷。
  众人都清楚,他是被新政派官员推上来的一枚棋子,这事情若是成功了,他平步青云。
  若是失败了,那他也很难会被打杀,毕竟他有吉林城的身份庇护。
  谁都知道,当今东宫对吉林城出身的官员和吏员多有照顾,自然不会觉得平日都鲜少杀戮的东宫,会索要了这王回的性命。
  不过,群臣也不想朱高煦真的现在就在江南推行新政,毕竟他们之中大部分的耕田还没卖干净呢。
  “你的话倒是有几分道理。”
  当朱高煦赞同般的话说出,庙堂上解缙等人脸色一变。
  “不过当下朝廷没有多余的钱粮在江南推行新政,更何况北方还有陕西没有推行新政,操之过急并不好。”
  “因此,今年便先在新政已经推行的山东、辽东、四川进行十税一的试点吧,北直隶、山西、河南与贵州则是再等一年。”
  按道理来说,除了贵州是大战过后需要休整,其余北直隶、山西、河南理应可以就十税一的政策来交税才是。
  不过朱高煦既然要暂缓一年,那倒也没什么。
  “至于各省,那便等西仓的香料贩卖,下西洋舰队返回再推广新政吧。”
  “按照时间,郑和应该四月抵达京城,但当下朝廷不能等着他,因此今年上半年便全力着手陕西、陕西行都司的新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