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攻略 第886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朱瞻壑看着奏疏上的内容,他没有自家父亲预卜先知的能力,但他知道事情欲速则不达,所以并没有对当下正在进行的三项新政催促,反而是让他们不用赶时间,而是要注重细节。
  “磷肥的事情你看着办,至于工业的事情也不用太着急。”
  “陛下此前休息前便说过,欲速则不达。”
  “农业转工业这种事情古今未有,我们是第一批这么走的人,所以不要太着急,要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
  “慢一些,那发现了问题,才能解决当下的问题继续向前走。”
  “此外,告诉下面的官员,若是出现了什么差错,只要上报都不会记录考功册中,倘若不汇报而被考功司查出,那便不要怪孤不近人情了。”
  朱高煦在时,朱瞻壑像一个没有主见的人,倒是朱高煦前往乾清宫休息编著书册后,朱瞻壑反而有主见了许多。
  “谢殿下体谅……”
  王回不知道该如何评价眼前这位,他没有前几任皇帝的雄才大略,但却足够有耐心,做事不急不躁,从不催促臣子。
  单从这点来说,他绝对是大明眼下几代皇帝中,最体谅臣子的人。
  当然,必要时刻朱瞻壑也会展露自己的威严,例如一些贪腐红线,他是绝不容忍的。
  “还有事情要启奏吗?”
  朱瞻壑询问王回,王回回过神来之后作揖回礼:“没有了,臣告退。”
  “嗯,下去吧。”朱瞻壑将注意力放到了自己面前的奏疏中。
  王回退出了武英殿,而殿外则是以杨荣、杨溥为主导的殿阁群臣。
  陈昶和薛瑄除了在关键时刻会站队皇帝,其它时候基本就是朝九晚五的正常处理奏疏,不参与任何党争。
  这一年多来,三派的争斗一直没有停下来,如果不是现在三派都在忙着各自地区的经济转型,恐怕早就如当年三杨对纪纲一样闹起来了。
  瞥了一眼杨荣等人,王回便收敛心神向外走去。
  走出武英殿后不久,他刚刚走下台阶便见到了走入广场的徐硕。
  二人目光碰撞,面色如平常一般走上前作揖行礼。
  “听闻西南铁路兴修密布,平缅战事也连战连捷,若是缅甸宣慰司和八百大甸、大古剌的事情都解决,那西南恐怕还能更上一层楼。”
  王回主动开口,徐硕却略皱眉头,而后才道:“都是为了朝廷在做事,西南若是能有所产出,那北方也会受利。”
  “这是自然。”王回颔首认可,同时开口道:
  “朝廷给北方拨了两千万贯,又给西南和江南分别拨了一千万贯。”
  “加上西南和西北、南洋的三处战事,国库之中的积存只剩下了不到四千万贯。”
  “这其中,还有百姓的近三千万贯国债。”
  “老实说,我身处此高位,反倒是最希望你们新政取得成效之人。”
  王回这话没有撒谎,他看过徐硕和杨士奇的奏疏,如果算上他自己的奏疏,那三份奏疏所代表的经济转型,总投入将达到九千六百万贯。
  以大明朝现在的状况,如果国库没有钱,那需要积攒十几年才能存下那么多钱粮。
  “惟中,户部的事情我也知道,你将北煤南运,南粮北运,这一手倒卖,便为朝廷增收百万贯,我不相信你没有把握应对几年后的国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