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4 章(5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不过儿子的想法也是他的想法。虽然他从很年轻的时候就立志报国,可是这跟他的某个想法并不冲突。而且这后金最近虽然十分老实,可是跟他们打了半辈子交道的袁崇焕可不相信他们从虎视眈眈的豺狼变成了乖巧听话的小白兔。
  而且豪格登基之后,虽然停下了对中原的攻打,却开始用尽手段拉拢蒙古各部。若是说皇太极就是用联姻的方式将蒙古最大的科尔沁绑上了他的贼船,那豪格可以说是将自己‘卖身’给了蒙古四十九部,这蒙古的妃子一个又一个的进宫,整个蒙古俨然成了后金的粮仓和后盾,只要时机成熟,他相信豪格一定不会甘心偏安一隅。
  想到偏安一隅,袁崇焕的思路又一次不小心离家出走,走到了某个跟着姐姐回了京城的人身上。也不知道这个姑娘是怎么想到的,明明是个不谙世事不通俗务的小姑娘,竟然能因为大明和后金开战而想到他们自己的身上,如此未雨绸缪,用自己稚嫩的肩膀试着为族人扛起一片天……
  这样的姑娘,莫说是见过,袁崇焕在认识丁当之前可以说是闻所未闻。在他的意识中,女子或者应该像是自己的妻子一样,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每天只需要照顾好自己的小家就可以了;或者是像他听说过的那些江湖儿女,快意恩仇,只顾着当时的痛快和开心,从来不会想到更多的后果。
  可是丁当,用自己些言行举止,为袁崇焕上了一课,让他知道,这个世上,不是只有只关心眼前的女子,还有那般心怀百姓,甚至天下的奇女子。一个小小的苗疆竟能培养出这样的姑娘,那他泱泱大国,谁能保证没有这样既有想法又有能力的女子呢?
  越想,袁崇焕越觉得自己曾经这么多年的教育是错误的。从小,他就被教育,女子不如男子,地位不如男人,能力不如男人,天生就应该匍匐在男人的脚下。可是事实证明,这不过是一条谬论。
  如今对女子的教育如此束缚,还能培养出那样的女子,若是女子能够得到跟男人同样的教育和机会……
  索性袁崇焕虽然是个武将,却从来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思想,这样想着也只是为将来可能会多出众多能力出众心怀天下的可造之材的开心,若是那些穷酸儒生,恐怕早就开始大肆批判女子天生低贱了。
  不过一想到这么多年他们中原竟然损失了这么多人才,袁崇焕的心中开始各种心疼和愤恨了。若不是那些所谓的念书人,那些所谓的士人,害怕女子能力出众超过自己,用各种办法打压女子,他们大明怎么会出现现在这种无人可用的地步?
  如此想着,袁崇焕觉得自己一刻也等不了了,他需要赶紧上书给圣上,将自己的猜测和想法全部告诉他,希望能够得到皇帝的重视。
  至于承志撺掇他主动攻打后金的事情,这不是他一个臣子能够决定的,袁崇焕自然也会在奏折中请示崇祯。
  因为丁当带来的源源不断的好处,尤其是陆陆续续从苗疆方向送来的各种作物的种子,还有西方国家如今快速发展的情况,崇祯此时十分矛盾。一方面,他觉得自己一直以来忧心忡忡的百姓民生的事情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另一方面,海外蛮夷如此快速的发展,让他有了危机感,若是大明依旧停滞不前,相信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时代所抛弃,到时候,地大物博的华夏大地,将会成为西方蛮夷案板上的鱼,任人宰割。
  崇祯的这个想法是对的,如果丁当又读心术,就会大加赞同。历史上的清朝不就是因为闭关锁国,自认强大,科学技术百年来停滞不前,再加上统治者的愚昧无知,自大又自卑,才导致了最终的百年国耻吗?
  不过崇祯虽然心急,也知道一口吃不成胖子的道理,跟自己的心腹商议许久之后,终于叫来了丁当,想要询问一下她的意见。
  对于丁当的存在,作为崇祯心腹的众位大臣自然是知道的,尤其是崇祯和皇后以及他们的小公主的性命就是这个不足双十年华的少女保住的,还为他们带来了那么多神奇的作物,让他们对着这个异族的少女并没有那么多的排斥。
  即使觉得这不过是一个小姑娘,又是个异族人,如此不遗余力的帮助大明,其心实在可待查证,可是看崇祯如此信任,丁当的眼神也清朗正明,也不由得相信了几分。
  听了崇祯的担心和想法,丁当再一次觉得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这是一个好皇帝,只是生错了时间罢了。
  “陛下,你们汉人有一句话,叫做攘外必先安内,虽然不是时时都有用的,但是民女觉得,这个时候是有一定道理的。海外番邦的具体情况我们没有人真实见过,只是从别人的口中道听途说。而从以前就来到中原的外国传教士,也已经多年不曾回国,对番邦的情况了解比我们多不到哪里去,可是从他们的口中不难得到一个消息,那就是从很久以前,番邦外国就十分重视研究开发各种仪器,不光是为了提高产量,也为他们提供了更加多的武装力量。曾经的印度,也成了他们的东印度公司,为他们提供香料、奴隶、金银宝石。若是我们自己一直停滞不前,保不齐什么时候,曾经雄霸一方的华夏大地,也会成为第二个东印度公司。”
  丁当毫不客气的话直接激怒了不少大臣,要不是顾忌着这是在皇帝面前,估计此时他们都要大叫着妖女误国了。
  可是就是丁当这样毫不客气的话,引起了崇祯的注意。印度啊,他可是听过不少印度的事情,再加上历朝历代对佛教礼遇有加,更是让他们从心里觉得印度是一个很高贵的国度。
  但是他们心目中的佛教圣地,高贵国度,如今竟然已经成了西方蛮夷的殖民地,这让一直自认为是世界中心、泱泱大国的崇祯以及众位大臣如何能够相信?
  可是丁当拿出来的各种证据,以及何青霜给她写的信,却详细的记录着外出寻找高质量产物的众人在印度等地方的所见所闻。如果他们真的还不愿意做出改变,谁能保证那些利益至上的西方蛮夷,能够放过眼前这块美味的巨大的肥肉呢?
  思考半晌,冷静下来的崇祯和众臣将期待的眼光放到了站的腰板笔直的丁当。从这个小姑娘出现开始,大明就开始慢慢的从下坡路重新走回了正规,再加上她刚才鞭辟入里的分析,众人相信,这个给他们带来好运的姑娘,还能再给他们带来一些新的期待。
  看着面前众人慢慢放下了对女子和异族人的偏见,将她放在了一个平等甚至更加高的地位,丁当心中满意的点头笑了。
  看来这群人还不是真的无可救药,只是一直以来的闭关锁国让他们慢慢跟外面的世界脱轨了,只要有一个引导,他们就能找到正确的方向。
  “如今,大明的民生问题已经找到了解决的办法,只要陛下和众位大人上下一心,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听到好消息。而大明内部的乱象,大多数都是因为百姓们衣不蔽体食不果腹,只要他们能够吃饱穿暖,相信就能够解决了。”
  “同样的道理,有了充足的粮草,大明兵强马壮,相信稍微有些眼色的,都知道大明不是可以轻易招惹的。不过依民女看,这后金多年来野心勃勃,只是震慑恐怕不能起到好的作用,反而会让他们更加觊觎大明,只有将他们真的打怕了,他们才会吃教训,不会在双方实力悬殊的情况下肆意挑衅。”
  丁当的这一番话正好合了崇祯的胃口,他也觉得其他的都好说,只是这现实情况暂时不允许他们有太大的动作,让他觉得十分憋屈。
  “好妹子,你这可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崇祯高兴的拍案而起,直接从龙椅上走了下来,走到丁当的面前,激动的拍了拍她的肩膀。这个举动可是吓坏了周围的朝臣们。他们什么时候见过皇帝陛下如此失态的模样?而且刚才那句脱口而出的妹子,说明私下里他们的皇帝跟这个小姑娘的关系十分亲近,不是亲人却也不差。再一想想皇帝皇后还有小公主的命都是靠着人家小姑娘才能平安保全到如今,便也不觉得奇怪了,反而开始恭喜皇帝喜得皇妹。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