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4 章(7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何家妹子,这点小事就交给哥哥我,想我周家,虽然不是什么高门大户,但是多年来走南闯北,就算是蒙古那一边,也有一些能够说得上话的朋友,不过是羊毛羊绒的生意,没有多大的难度。至于织造工艺高的女子,大多都在江南,苏杭为最,有不少女子以此为生,养家糊口,妹子可以先去苏杭二地进行寻找。等到哥哥我将羊毛羊绒带回,立马就可以实验。”
  周皇后的这个兄长是一个风风火火的性子,这边刚跟丁当他们说起,那边就已经派人开始接触蒙古方面了。这些年走南闯北,也曾从蒙古人手中买过一些牛羊马匹一类的东西,认识一些门道,因此没有花多少功夫就买到了不少品质上乘的羊毛羊绒,顺带还有很多牛羊肉、皮子什么的,可以说是发了笔不小的财。
  而丁当也在崇祯的支持下,顺利在苏州找到了不少精通于纺织刺绣方面的女子,跟她们说了自己的要求之后,这些心灵手巧的女子妇人们,便摩拳擦掌开始研究如何能够将原始的羊毛羊绒变成柔软美丽的毛线了。
  在这些方面,丁当可以算是一窍不通,即使曾经跟蒙古有过接触,却也没有将注意力放在这个方面,尤其是那时候的蒙古对这些东西的处理都十分粗狂,干不干净一回事,即使是处理好的羊皮羊毛,也是带着浓重的气味的,让人望而却步。
  不过不得不说,世人常常轻视女子,却不知道她们究竟有多么强大的力量和丰富的想象力。经过多次的实验,最终她们知道到了一个办法,可以去掉羊毛上面那浓重的腥膻气味,并且为羊毛染上了美丽的颜色。
  因为羊毛不像蚕丝那样纤长,想要纺成细线十分困难,因此在丁当的建议下,众人开始集思广益,将原本的纺车进行改造,终于做出了能够纺出粗毛线的纺车。
  有了毛线,丁当终于拾起了被遗忘不知道多年的织围巾技巧,用两根筷子粗的木棒,织出了一条柔软又保暖的围巾。
  有了丁当的示范,这些脑子越来越灵光的姑娘们,更是发挥出了她们的特长和天赋,普通的毛线和木棍在她们的手里变出了各种花样,织出来的围巾帽子、毛衣毛裤、毯子甚至被子不知道比丁当那粗制滥造的技术高出多少来。
  有了成品,丁当自然将第一批送到了崇祯的面前。见到丁当的设想真的成了真实,尝试着穿上之后感受到温暖的崇祯对此大加赞赏,不仅丁当被封了一个郡君的身份,就连那些女子,都得到了不少赏赐,功劳最大的两个,还直接破例给了官职,虽然是最低等级的从九品,也代表着女子已经开始慢慢的走到了人们的视线之中。
  对于崇祯封女子为官,满朝文武议论纷纷。可是看到崇祯让人拿出来的东西,一个个都闭了嘴。
  “你们都说区区女子哪里能够跟你们同朝为官,可是看看这些,这就是那些‘区区女子’,一个个费尽心力做出来的东西!有了这些,我大明子民有多少可以避免寒冷,这些你们所谓的‘区区女子’,哪一个不算是我大明的功臣!”
  “再看看你们,一个个吃着朝廷的俸禄,可曾为朕、为大明、为百姓做出什么贡献?!若是朕的臣子都是你们这样尸位素餐之人,朕宁愿手下都是这样的‘区区女子’!”
  崇祯的话可以说是毫不客气了,但是没有一个人有胆子反驳,毕竟人家不过一介女流,都能够做出这样有利于百姓民生的好东西,他们这些当官的,整天除了勾心斗角,一点贡献都没有。
  倒是有人想要针对女子的身份说些什么,可是明显此时的崇祯对他们的怒火比对别人的更加旺盛,此时若是敢说些什么,估计下一刻他们的头就要挂在午门外了。
  虽然口中说着陛下生命,但这些大臣们不约而同的决定,等到回去,就让人去江南,好好‘协助’这些‘大明功臣’继续她们的研究。
  只可惜啊,他们虽然有这样的想法,也付诸了实践,却不知道,在江南,等着他们的,还有一个人间大杀器的丁当。
  丁当在提出这个想法的时候,就猜到了肯定会受到明里暗里的针对,因此暗中让何青霜派了几个心腹过来,又让崇祯派了一队锦衣卫,明里暗里的将这些做出了贡献的女子保护了起来。
  安剑清夫妇就在这其中。本来安剑清在接旨之后,还想瞒着自家娘子的,可惜自从生了孩子之后,安娘子简直就像是包公再世一样,对于丈夫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也知道了他这次任务的目标,坚决表示自己也要参与其中,否则就要带着女儿离家出走。
  在自家娘子面前从来都没有地位的安剑清最终还是没有拗过安娘子,带着手下出发的时候,身边跟着的带着襁褓的妇人,简直不要太惹眼。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