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皇帝都会用帝炁?(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长恨歌写得好, 渔阳鼙鼓动地来这句诗写的更好, 李隆基的羯鼓和安史之乱的战鼓合二为一, 地动山摇写的是千军万马前行。
  李世民测试李隆基帝炁的时候, 不是绝密场景, 旁边有成百的兵士随从恭立,还有一些弱小的宫人。
  这是肯定的, 很多细腻的事情上,皇帝感觉不到,只有寻常人才能感受到。
  帝炁强大的皇帝很难感受到帝炁弱小的皇帝能给人施以什么威压还是负面作用,正如吕雉的帝炁虽强, 却压不住刘邦。
  人多眼杂, 自然混了他国细作。
  细作们将消息各自回报给自己的主公:尊号超长的李隆基的帝炁化现出一个屁用没有的鼓, 只是很好听!
  皇帝们纷纷表示:不信不信。怎么会变出鼓, 这一定是唐朝为了隐藏实力,做一只伏兵。
  这鼓是和别人的灵物一样跟着转圈,还是在地上跟着走?还是得他本人搬动?
  刘邦:“他要是能自己带个鼓, 我就给他跳一段。”
  武曌仔细观察了几日, 看来李隆基的帝炁真是普通的不得了,也只有他本身的武艺还能略有点用处, 完全没有年轻时骁勇多谋的样子。朝会时不怀好意的提出:“我看李隆基有心隐匿实力, 或是因为不到危急时刻, 有些能耐施展不出来。太宗, 媚娘想试一试。”让你把则天大圣改成则天顺圣!
  这话说的其实挺怪, 李世民生前没听别人叫过他太宗。
  李隆基也有一个问题, 就想知道他们怎么能容许武曌还留在这里,而且他打听了,一开始给赶走了,后来又风风光光的迎接回来。啧啧啧,这是,给睡服了?没有别的理由。
  武曌压着李隆基暴打了一顿,彩凤啄他的额头,用翅膀抽他后脑勺。
  李世民和过来做客的汉高祖在旁边看的满脸不忍。
  “阿耶,你还心疼李隆基?”
  李世民凭栏叹息,把栏杆拍遍:“朕没有养过凤凰。”痛心疾首!
  “但鹰隼捕猎时,不是这么用的。”为什么要用翅膀抽人的脑袋,这有什么用……爪子抓脖子啊!拎起来往地下摔啊!从背后掠过去偷袭,要正面也是啄眼珠子或脖颈,这像什么样子!简直是暴殄天物!
  武曌没玩过鹰,也有些基础了解,故意做的强大且笨拙,只是没事找事。
  来往的商队时常能看到一只金乌一只彩凤在大明宫的上方纠缠飞舞,真是比翼齐飞,互相追逐,轻啄,缠绕。
  唐以外的皇帝给李隆基悄悄做了评级,看他的帝炁虽然不是特别强,但也可以震慑住一些普通人,又仔细考察过,好像不值得勾搭。
  就继续漠视他,连贺礼都只是平平无奇的送一点。
  李隆基现在的生存价值就是陪着李渊和李世民练习使用帝炁,被当做靶子——我们总不能用雉奴吧?他们如是说。
  下一个来到这里的皇帝是李豫,李倓虽然被追封为皇帝,但他真没有帝炁。
  唐朝的人数比不上别人,却有两大武器,而且太宗光耀千秋,现在鬼魂们基本只投奔唐太宗。
  别的国家就很为难,如果是攻打他们呢,那边容易补充兵源,自己这边反倒会有逃兵。如果不攻打他们呢,坐视壮大,将来就容易被唐朝吞并。
  别看现在和睦共处,一般两国要是好的约为兄弟,三十年内肯定开战。
  相邻的国家之间,一切都是资源。
  现在都在玩远交近攻这一套,可是大家都是老狐狸,不像原先骗傻子那么方便。
  唐朝的情况让人们的心忽上忽下,非但李世民和阎君要了一个神鬼讲经说法,要了一个孙思邈给自己全家开药,其他皇帝也快疯了。
  唐朝的国祚还有多少?将来还能再来几个皇帝?这个国家的兴衰能不能稳定一点?不要这样震荡下行,感觉要不行了,突然又回光返照,以为好了,突然又完蛋。以为要完蛋了,突然又有一个好皇帝力挽狂澜。把一个国家搞坏只需要两年,把一个国家救回来也只需要两年。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