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皇帝都会用帝炁?(2 / 3)
为什么人家局势乱成这样,百姓们还跑去投奔李世民?
汉魏私下一碰头,决定削减一下李世民的威望。
很欣赏他的文治武功,所以才需要针对他。
你看,李隆基现在就不必针对,不必抹黑,他已经足够黑了!
谁会去投奔唐明皇啊哈哈哈哈哈,除了他的梨园子弟。
这很好办,只要大肆宣传:是因为李世民为了给自己颜面上贴金,才招揽了许多外族人在京城中为官,什么突厥降将,什么吐蕃贵族,都被他任用者。沉醉于天可汗的威名之中,就忘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的教训,春秋时左丘明就知道的道理,唐太宗学贯古今,他能不知道?他知道,他就是故意弄险。所以唐太宗才是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
逻辑不是很通顺,但逻辑这个词这时候还没诞生,人云亦云和乌合之众一个意思。
这话倒是有一些效果,很多人心生迟疑。
李世民这边的情报工作当然不差,他也派了自己人在阎君的都城中收集情报,没有派人鼓吹自己,我不需要吹,谁都知道我很优秀。但情报中带回了这些不好的消息。
他猜到了谁是自己的敌人,只是没猜到他们会做的这么愚蠢可笑,难道就不想着在我的带领下,和阎君势均力敌,划一下楚河汉界吗?
怎么说呢,其他人也想干这件事,但坚决反对在他的带领下来做。
李纯是唐朝最后一个能凭帝炁撕破壁垒的神鬼,唐武宗和唐宣宗有,但不够强。
李豫和李纯的帝炁不是很强,但祖宗们纷纷表示:不是鼓就行。
阎君们激动的都快哭了:“卜算的结果是对的!”
“真的是皇帝越多越是一团散沙!”
“他们团结不起来这真是太好惹!”
“哈哈哈哈哈!!之前五霸七雄为什么会团结起来呜呜”
“他们结盟惯了,互为亲家,不像这些皇帝,惯与唯我独尊。不论本事大不大,脾气都不小的。”
“李隆基是个鼓哈哈哈哈哈。”
北魏:我怀疑他们明面上针对唐朝,实际上针对的是我们!说什么非我族类,帝王岂能与百姓一族。当即过去对唐朝示好。
汉:抱大腿不要脸!秦始皇最近在干什么?神神秘秘,戒备森严。
唐朝彻底结束之后,皇帝们竟然都松了口气,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嬴政采取了对外发展的策略,他占了先机,位置上有些得天独厚,纵横千里又把曹操选为女婿,两国算是比较坚定的绑在一起,现在经过多年经营,假装修仙,在被买通的神鬼的帮助下,打通了另一个地府的壁垒,攻入其中。虽然这新征服的土地还不能算是完全臣服,但新修了宫殿,迁移了百姓,再过百年这里的鬼魂就会认命。
他的军事管制比较严格,手下又有不少名将——后来那些读过书的名将,有些被主公伤害的太深,就会投奔秦始皇。最起码他不杀大臣,而且为他效力好像有很多建功立业的机会。
一直等到攻占了那个新的地府,都没有把消息外泄。军纪严明就是好!
那个地府的君王化妆逃出,逃到中原地府的都城处,一是求援,二是告状。
阎君对此深表不满,以及不安——别搞一大圈最后把我们给包围了。对于帮这个君王复国这件事,没什么兴趣,本来也没什么关系,看他们还不顺眼呢。
只是不能坐视秦朝一家独大。
在谋臣们一顿商议之后,就召集皇帝们会盟,并在会上当众恭喜秦朝这件事。
嬴政心里咯噔一声,脸上不是很好看:“一点小事无足挂齿。”糟了,原本他们不知道军事调动,我的军队可以倾巢而出,在外面一连攻破好几个小型地府,驯服他们。现在麻烦了! ↑返回顶部↑
汉魏私下一碰头,决定削减一下李世民的威望。
很欣赏他的文治武功,所以才需要针对他。
你看,李隆基现在就不必针对,不必抹黑,他已经足够黑了!
谁会去投奔唐明皇啊哈哈哈哈哈,除了他的梨园子弟。
这很好办,只要大肆宣传:是因为李世民为了给自己颜面上贴金,才招揽了许多外族人在京城中为官,什么突厥降将,什么吐蕃贵族,都被他任用者。沉醉于天可汗的威名之中,就忘了‘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的教训,春秋时左丘明就知道的道理,唐太宗学贯古今,他能不知道?他知道,他就是故意弄险。所以唐太宗才是安史之乱的始作俑者!
逻辑不是很通顺,但逻辑这个词这时候还没诞生,人云亦云和乌合之众一个意思。
这话倒是有一些效果,很多人心生迟疑。
李世民这边的情报工作当然不差,他也派了自己人在阎君的都城中收集情报,没有派人鼓吹自己,我不需要吹,谁都知道我很优秀。但情报中带回了这些不好的消息。
他猜到了谁是自己的敌人,只是没猜到他们会做的这么愚蠢可笑,难道就不想着在我的带领下,和阎君势均力敌,划一下楚河汉界吗?
怎么说呢,其他人也想干这件事,但坚决反对在他的带领下来做。
李纯是唐朝最后一个能凭帝炁撕破壁垒的神鬼,唐武宗和唐宣宗有,但不够强。
李豫和李纯的帝炁不是很强,但祖宗们纷纷表示:不是鼓就行。
阎君们激动的都快哭了:“卜算的结果是对的!”
“真的是皇帝越多越是一团散沙!”
“他们团结不起来这真是太好惹!”
“哈哈哈哈哈!!之前五霸七雄为什么会团结起来呜呜”
“他们结盟惯了,互为亲家,不像这些皇帝,惯与唯我独尊。不论本事大不大,脾气都不小的。”
“李隆基是个鼓哈哈哈哈哈。”
北魏:我怀疑他们明面上针对唐朝,实际上针对的是我们!说什么非我族类,帝王岂能与百姓一族。当即过去对唐朝示好。
汉:抱大腿不要脸!秦始皇最近在干什么?神神秘秘,戒备森严。
唐朝彻底结束之后,皇帝们竟然都松了口气,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
嬴政采取了对外发展的策略,他占了先机,位置上有些得天独厚,纵横千里又把曹操选为女婿,两国算是比较坚定的绑在一起,现在经过多年经营,假装修仙,在被买通的神鬼的帮助下,打通了另一个地府的壁垒,攻入其中。虽然这新征服的土地还不能算是完全臣服,但新修了宫殿,迁移了百姓,再过百年这里的鬼魂就会认命。
他的军事管制比较严格,手下又有不少名将——后来那些读过书的名将,有些被主公伤害的太深,就会投奔秦始皇。最起码他不杀大臣,而且为他效力好像有很多建功立业的机会。
一直等到攻占了那个新的地府,都没有把消息外泄。军纪严明就是好!
那个地府的君王化妆逃出,逃到中原地府的都城处,一是求援,二是告状。
阎君对此深表不满,以及不安——别搞一大圈最后把我们给包围了。对于帮这个君王复国这件事,没什么兴趣,本来也没什么关系,看他们还不顺眼呢。
只是不能坐视秦朝一家独大。
在谋臣们一顿商议之后,就召集皇帝们会盟,并在会上当众恭喜秦朝这件事。
嬴政心里咯噔一声,脸上不是很好看:“一点小事无足挂齿。”糟了,原本他们不知道军事调动,我的军队可以倾巢而出,在外面一连攻破好几个小型地府,驯服他们。现在麻烦了! ↑返回顶部↑